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春夜喜雨润无声,细数落花听风吟

春夜喜雨润无声

昨夜忽闻窗外淅沥,推窗见细雨如丝,蓦然想起杜甫《春夜喜雨》中"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的句子。这雨来得正是时候,干涸的泥土贪婪地吮吸着甘露,连院角的枯枝都泛起了青意。

檐下听雨

搬了藤椅坐在廊下,看雨滴在青石板上溅起银珠。王维"空山新雨后"的意境忽然鲜活起来——虽居闹市,此刻的雨声却将尘嚣隔绝在外。邻居家孩童撑着荷叶般的黄伞跑过,倒应了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里那个"试问卷帘人"的俏皮。

落花成诗

今晨推门,发现台阶上散落着几瓣早樱,粉白的花衣沾着雨露,恰似白居易笔下"乱点碎红山杏发"的景象。蹲身拾起一瓣夹在日记本里,忽然领悟到晏几道"落花人独立"的孤清意味。这春日的凋零,竟比盛开时更惹人怜惜。

风中的诗行

午后风起,带着雨后的清甜。晾晒的衣衫与院角的竹枝同舞,恍惚有苏轼"卷地风来忽吹散"的声势。晾衣绳上水珠坠落的轨迹,像极了李商隐"红楼隔雨相望冷"中那个欲说还休的留白。此刻方知古人为何总将风雨写得这般情深。

傍晚雨霁,西天泛起橘粉色的霞光。想起抽屉里还收着去年收集的桂花,取几粒与今晨的樱瓣同置瓷盘,竟凑成陆游"零落成泥碾作尘"的反题。这寻常春雨日,因着古诗的映照,每个瞬间都成了可以触摸的平仄。

合上日记本时,月光已漫过窗棂。不知明日落花几何,但至少今夜,我与杜甫听过同一场润物无声的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