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坐敬亭山:一场与李白的隔空对话
晨起寻诗境
清晨推开窗时,薄雾正缠绕着远山。忽然想起李白那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便决定带着诗集去城郊的望江亭。背包里装着《李太白全集》,保温杯里的龙井茶还冒着热气,耳机循环着古琴曲《高山流水》,恍惚间觉得自己正踏着盛唐的月光前行。
山亭遇知音
石阶上的青苔沾着露水,松针在脚下发出细碎的声响。当我在斑驳的木栏边坐下,发现亭柱上竟刻着"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的诗句。几只麻雀突然从檐角惊飞,恍若千年前那群飞尽的众鸟。翻开泛黄的书页,读到"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时,一片梧桐叶飘落砚台,像极了诗人掷下的酒杯。
注:此刻山风突然转急,云影掠过亭角的速度,恰似当年李白挥毫的笔势。远处采茶女的歌声时断时续,与林间的鹧鸪啼鸣交织成天然的和弦。
午后得三味
正午阳光穿透云层时,我在石桌上临摹《上阳台帖》。墨汁在宣纸上晕开的轨迹,让我想起纪录片里黄鹤楼飞翘的檐角。手机突然震动,是编辑催稿的讯息,而屏幕倒影里摇晃的树影,竟与诗句中"孤云独去闲"的意境奇妙重合。
暮色见本真
黄昏时收拾纸笔,发现笔记本上除了诗抄,还画满了山形云纹。归途遇见卖枇杷的老农,他布满皱纹的笑脸让我想起"仰天大笑出门去"的豪放。地铁站口的霓虹灯次第亮起,现代都市的喧嚣中,那轮曾照古人的月亮,正静静爬上玻璃幕墙的夹角。
归家后翻开日记本,写下:"今日与太白神游,方知诗不在远方,在凝视一朵云的专注里。"墨迹未干时,窗外飘来邻居的笛声,吹的竟是《春江花月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