萱草忘忧,诗意栖居——记一日闲情
晨光中的萱草
清晨推窗,忽见墙角几株萱草绽开嫩黄的花朵,不禁想起《诗经》中“焉得谖草,言树之背”的句子。古人以萱草为忘忧之草,此刻晨露未晞,花瓣上缀着晶莹的水珠,倒真让人心头烦忧尽散。取来相机拍下这抹亮色,镜头里萱草随风轻摇,仿佛在吟唱一首无声的诗。
午后读诗
午后泡一盏茉莉香片,翻开《全唐诗》,恰读到孟郊的“萱草女儿花,不解壮士忧”。哑然失笑间,发现窗台盆栽的萱草已悄悄转过花盘追随阳光。忽然领悟:草木本无心,是人将愁思寄寓其中。遂提笔在日记本上涂抹:“萱草不解语,偏教人忘忧。闲看三刻钟,胜饮一壶酒。”
暮色随笔
黄昏散步至小区花园,见更多萱草丛生。想起李商隐“萱草含丹粉,荷花抱绿房”的工笔描绘,此刻却见晚霞将花瓣染成橘红,比诗人笔下更添暖意。蹲身细看时,发现几只蚂蚁正沿着花茎攀爬,忽然惊觉:原来最动人的诗意不在典籍里,而在与万物共处的当下。
夜灯下的小结
临睡前整理今日所拍照片,九张萱草特写竟呈现九种姿态。忽然明白古人为何总将萱草入诗——它平凡却坚韧,春末抽芽,夏至盛放,在不起眼的角落静静演绎生命之美。今日以萱草为引,竟写出三页日记,或许正如苏轼所言:“无事此静坐,一日当两日”。合上本子时,月光正斜斜掠过窗台的萱草盆栽,花影在纸页上摇曳成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