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青莲之夏日记趣
七月十五日 晴 池畔得悟
今日晌午,我踱步至城西莲湖,恰逢满池青莲盛放。碧叶接天,菡萏亭亭,忽忆李白"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之句,不觉痴立半晌。想来诗仙自号青莲居士,或许正是因这般清绝风姿与他谪仙气质最是相契。莲瓣上滚动的露珠,在烈日下竟折射出七彩光芒,宛若盛唐的诗歌碎片跌落凡尘。
青莲的时空对话
坐在太湖石上细细观莲,其茎挺拔而不蔓不枝,花开灼灼却无妖艳之态。忽然懂得《古诗青莲》中"根底虽连浊水泥,花开香洁不曾染"的深意。这淤泥中的君子,岂非正是诗仙命运的写照?生于盛唐浮华,却始终保持赤子之心。我掏出随身携带的《李太白全集》,翻到《古风·其二十六》:"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字句与眼前景致完美交融,跨越千年的诗意在此刻变得鲜活可触。
莲池畔的灵感涌动
几位写生学子散坐四周,画板上青莲形态各异。最妙是个垂髫小儿,用胖乎乎的手指点着莲花嚷道:"花花在跳舞!"童言稚语却道破天机——风过莲池时,那摇曳生姿确似霓裳羽衣舞。此情此景,令我想起李白奉诏作《清平调》三章时,笔底青莲与牡丹争艳的盛况。如今贵妃已殁,诗仙作古,唯有青莲岁岁年年依旧盛开,成为永恒的诗笺。
暮色渐浓时,莲湖升起淡淡雾气。粉白花瓣渐次合拢,仿佛要将白日的诗意悉心珍藏。我忽然醒悟:青莲之所以成为千古诗人最爱,不仅因形貌清丽,更因其生命轨迹暗合艺术真谛——扎根现实淤泥,却开出超越尘俗的花朵。归家路上,荷叶清香萦绕衣袂,竟觉得自己袖间也藏了一阕未写完的诗。
今日最值得记录者,是在莲湖南角发现并蒂双生莲。两朵青莲共依一茎,宛若诗歌与自然的永恒唱和。这让我想起李白与杜甫的相遇,两座诗歌高峰的并立,恰似这并蒂莲般成就千古佳话。拿出手机欲拍时,惊起两只翠鸟掠过水面,荡开圈圈涟漪,倒像是给这幅天然诗卷钤上了生动的水印。
七年级上册语文书上的所有古诗
七年级上册语文书上的所有古诗 课内古诗(1-12首)1.《观沧海》(曹操)内容: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注释:竦峙:高高地挺立。星汉:银河。赏析:勾画大海壮阔景象,融写景抒情于一体,展现豪迈胸襟与统一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