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今曰歌古诗》为镜:一日光阴的碎笔与沉思
晨起·朝露待日晞
清晨推窗时,忽忆《今曰歌古诗》中"今曰复今曰,今曰何其少"之句。檐角悬着的露珠将坠未坠,像极了昨夜未写完的日记墨迹。我翻开泛黄纸页,见前日所记"欲读《陶庵梦忆》三章",竟至今未动——原来光阴的窃贼,早把承诺碾作窗台上的浮尘。
案头偶得
整理旧书时,一枚银杏书签从《今曰歌古诗》注释本里滑落。褪色的叶脉间还蜷缩着去年立冬的日光,背面铅笔小字写着:"晨课未毕,忽闻卖花声"。突然懂得古人为何总将"今朝"二字写得那般郑重,原来每个不曾记录的当下,都会变成未来追悔的标本。
午后·日影爬过格窗
咖啡杯沿的泡沫渐渐消融时,电脑文档仍停留在空白页。《今曰歌古诗》里"为君聊赋今曰诗"的句子在脑海盘旋,索性合上电脑,捉笔记录此刻:纱帘被风掀起的角度,邻居家飘来的炖肉香,空调外机滴落的水珠在水泥地上炸开成八瓣梅——这些才是光阴真正的标点符号。
注:书架第二格《今曰歌古诗》集注本第78页有朱批:"所谓'逝者如斯',非指江水,实谓指缝间漏下的碎金。"午后阳光恰好斜照在此处,恍见古人提笔时衣袖沾墨的影子。
暮色·墨痕与灯晕
晚间整理日记本,发现某页夹着干枯的蒲公英,旁注"等风来"三字已晕开。忽然想起《今曰歌古诗》末句"努力尽今夕"何尝不是温柔的警告?遂将台灯调亮三分,记下今日种种:菜场阿婆多给的两根葱,地铁上学生制服的第二颗纽扣,快递盒里用作缓冲的《今曰歌古诗》复印件——这些碎片在暮色中渐渐拼成光阴的星图。
夜半补记
临睡前忽见月影移过案头,照见清晨那滴未坠的露水终于消失。翻开新页写下:"今曰逝去如露如电,幸有文字为光阴铸形。明日当效《今曰歌古诗》所言'晨起先成三行诗',纵使笨拙,亦胜于徒然喟叹。"墨迹未干时,听见夜风翻动书页的声响,恰似岁月清浅的应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