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文古诗伴我一日闲情
晨起偶得
清晨推窗时,恰见檐角挂着半轮残月,忽然想起思文古诗中"晓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的句子。案头那本蓝布封面的《思文古诗选》还摊开着,昨夜读到"竹露滴清响"处便睡着了,此刻书页上竟真凝着几滴露水——原是昨夜未关严的窗缝漏进的雨水。
茶烟里的诗韵
煮水烹茶时,铁壶咕嘟声与思文古诗的平仄莫名相合。记得其中《春日即事》写道:"茶烟袅细香,竹色映书幌",此刻我的青瓷杯里,正浮着两片随漩涡打转的龙井嫩芽。窗外那丛新竹被晨风吹得沙沙作响,倒像是给古人诗句打着拍子。
"闲庭生暗苔,幽径落红深"
"坐看云起时,方知天地心"
午后寻诗
趁着日影西斜,带着思文古诗集去后山漫步。石阶缝里钻出的野花,恰似"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的注脚。在山腰亭子里歇脚时,发现石柱上刻着"明月松间照"的下联,斑驳的字迹与诗集里泛黄的纸页竟有异曲同工之妙。
暮色中的顿悟
归途遇见卖藕的老农,他布满老茧的手让我想起"采菱渡头风急"的劳苦。晚饭后点灯重读,突然明白思文古诗最动人处,在于把"藕花菱蔓满重湖"的繁盛与"岁晏井赋讫"的艰辛都化作笔底波澜。此刻灯花爆响,仿佛三百年前那位诗人研磨时的细碎声响。
合上书页时,月光已代替灯火漫过窗棂。思文古诗里的文字像茶汤沉淀的叶底,在记忆里舒展成鲜活的形状。这寻常一日因与古人神交,竟也有了"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