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春日小记
一、晨起遇微雨
清晨推窗时,檐角正悬着未散的薄雾。细雨如酥,在青石板上敲出深浅不一的水痕。忽然想起晏几道《临江仙》里那句"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此刻没有落花,却见两只燕子掠过垂柳,尾羽裁开雨帘,倏忽消失在白墙黛瓦之间。
记得幼时总爱在雨中奔跑,母亲便用这句词笑我:"人家是'微雨燕双飞',你倒成了'微雨人独奔'。"如今再听不见这样的玩笑了,唯有老屋檐下的旧巢,年年迎回迁徙的候鸟。
二、午后拾残红
雨歇后踱至西园,海棠果然谢了大半。浅粉花瓣沾着水珠匍匐在苔径上,让人不忍落脚。弯腰拾起一朵完整的,花托处还留着昨夜雨水的凉意。这场景与李清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竟有七分相似,只是易安居士叹的是骤雨疏风,我面对的却是温柔的春逝。
花事三记
- 卯时见露凝新蕊
- 午正逢风送暗香
- 酉末观霞染残英
三、暮色听檐铃
日影西斜时,古刹的铜铃忽然随风轻响。站在回廊下看归鸟成行掠过塔尖,恍惚觉得这画面像极了王维"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的意境。虽季节不同,那份天地间的寂寥与生动却如出一辙。
"所有刹那都是永恒的碎片",笔记本上这句不知出处的话,此刻与古诗词里的光影重重叠叠。或许千年前的诗人,也曾在某个微雨天,数过二十四番花信风。
归途经过小溪,水面上漂着零星花瓣,倒映着渐次亮起的灯火。这浮光掠影的春夜,终究会变成记忆书页里一枚干燥的标本。但至少今日,我确确实实触摸到了"微雨燕双飞"的羽翼,和"落花人独立"的衣角。
为什么宋诗句被称为词句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二、衍生注释 1.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梦醒后只见楼台大门紧锁,酒意消退,帘幕重重低垂。描绘出一种梦醒后的清冷、孤寂场景。2. “去年春恨却来时”:去年的春愁此时又涌上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