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秋山行旅日记:重走古诗秋山杨万里之路

秋山行旅日记:重走古诗秋山杨万里之路

十月十五日 晴空碧洗

晨起推窗,见远山凝黛,忽忆杨万里《秋山》诗云:"梧叶新黄柿叶红,更兼乌桕与丹枫。"遂生踏秋之念,携竹杖一柄,沿青石小径徐行。秋风飒然拂面,恍若与诚斋先生隔空同行。

山色参差见诗魂

半山亭小憩时,见枫桕交织如锦绣,正是"只言山色秋萧索,绣出西湖三四峰"之景。杨万里善以简淡笔墨勾勒秋意,今亲临其境,方知「绣」字之妙——远山层林非但无萧瑟气,反似金线银针绣就的巨幅缂丝,每片叶子都裹着琉璃般的秋光。忽有樵夫踏歌而过,其声粗粝如山石,却与啁啾鸟鸣合成天籁,此岂非「山歌野曲皆成韵」的活注脚?

杨诗素以「诚斋体」著称,今观山间野菊倔强生于岩隙,顿悟其「死工夫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执念,恰似这山花无论境遇皆奋力绽放。昔人谓诚斋诗如摄影快镜,此刻见云影掠过山脊的光影变幻,方信其动态捕捉之妙。

寒泉清音叩心弦

循泠泠水声至幽涧,见白石累累承碧水,恍若《秋山》中「清泉漱玉鸣琮琤」的立体再现。以手掬饮,凛冽甘甜直透肺腑,忽觉八百年前杨万里必曾在此俯身啜饮。涧底青苔斑驳如古篆,记录着无数春秋轮回。斜阳穿林时分,枫影投于溪面竟成殷红水墨,始知「秋山宜落日,秀色无终极」非虚言。

暮色归途得真意

下山时暮霭渐合,山径忽现挑柴老妪,脊背弯如秋稻却步伐稳健,蓦然想起杨万里「莫言山色总无情,山色情多满眼明」之句。诚斋先生之所以能于寻常秋景中掘出深意,皆因怀揣对众生万物的温厚悲悯。今日重走秋山之路,不仅得见丹枫乌桕之美,更在石径寒泉间触摸到诗魂——那是一种将人间烟火淬炼成字句的永恒诗意。

归宅展卷重读《秋山》,墨字间竟浮现今日所见霜叶、听泉、遇人之景。方知真正伟大的诗篇从不会被时光风化,它永远静候着后人在恰当的季节走进其中,让纸上的平仄与山间的风响完成跨越千年的唱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