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听笛日记
三月的洛城,春风裹着细雨,将整座古城浸润得温润如玉。我独坐在老茶馆的雕花窗前,忽闻一缕清越的笛声穿透雨幕,恰似李白笔下"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的意境。
一、笛声引路
那笛声时而如新燕啄泥般轻快,时而似柳枝拂水般缠绵。推开斑驳的木窗望去,对岸石桥上立着个青衫少年,横笛的剪影与远处应天门的飞檐重叠,恍若从《乐府诗集》里走出的画中人。这让我想起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的孤清,却比之多了几分市井烟火气。
二、声画交织
笛韵在湿润的空气里洇开,与卖花担子的铜铃声、乌篷船的摇橹声交织成趣。忽而转调为《折杨柳》的曲牌,令我想起李益"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的苍凉。此刻细雨中的笛声,却将这份苍凉化作了洛河水面泛起的温柔涟漪。
注:茶馆老师傅说这少年是音乐学院学生,每日申时必来练笛。他总爱先吹《梅花三弄》开嗓,待暮色四合时,便奏《阳关三叠》作结,笛孔里仿佛住着整个盛唐。
三、古今对话
听着听着,耳畔似乎响起杜甫"此曲只应天上有"的赞叹。千年过去,玉笛仍用七个音孔讲述着永恒的故事——只是当年的洛阳宫阙,如今成了游人如织的明堂遗址。那少年吹到《凉州词》时,我竟分不清是王之涣的塞外孤城在眼前,还是余光中笔下"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在心头。
离店时雨已停歇,笛声却仍在屋檐滴水间回荡。突然懂得为何古人总将笛与离愁并提,这管小小的竹笛,原来能装下整座城市的春愁,正如郑谷所言:"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翻译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翻译 【诗句】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出处】唐·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意思翻译】城: 洛阳城。句意: 这是从谁家飘出的悠扬笛声呢? 它随着春风吹遍了整个洛阳城。 【鉴赏1】 春夜里,不知从谁家悄悄地飞来一阵玉笛声,随着春风的吹送传遍了整个洛阳城。春风轻拂的...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的意思合集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是一首描写春景的诗歌, 其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来营造出富有情感和意象的氛围。以下是 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 1. 比喻:将“玉笛暗飞声”比喻成春风的呼啸声,强化了春天 的生机和活力。 2. 拟人:将春风拟人化,让它具有了“散入”和“满洛城”的 动作和形象,增强了诗歌的...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记青年笛子演奏家李乐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记青年笛子演奏家李乐...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意思
“暗”有暗中、悄悄地意思。“飞声”指发出声音。整句话的意思是不知从谁家悄悄地传来了玉笛的声音。这种“暗”字的使用,营造出一种神秘、清幽的氛围,仿佛这笛声是在不经意间飘入人们的耳中。3. 散入 飘散进入。强调笛声随着春风传播开来的状态。4. 洛城 即洛阳城,是唐代的重要城市,当时非常繁华,有...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李白《春夜洛城闻笛》翻译赏析...
译文:灯火渐熄的夜晚,谁家传出嘹亮的玉笛声,笛声随着春风,飘 满整个洛阳城。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注释: (1)洛城:洛阳(现在河南洛阳)。 (2)玉笛:精美的笛。 (3)暗飞声:声音不知从何处传来。 (4)春风:另一版本作“东风”。 (5)折柳:即《折...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翻译赏析
谁家⽟笛暗飞声,散⼊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不起故园情。注释:(1)洛城:洛阳(现在河南洛阳)。(2)⽟笛:精美的笛。(3)暗飞声:声⾳不知从何处传来。(4)春风:另⼀版本作“东风”。(5)折柳:即《折杨柳》笛曲,乐府“⿎⾓横吹曲”调名,内容多写离情别绪。胡仔《苕溪渔隐丛...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春夜洛城闻笛》意思-赏析
此外,暗也有断续、隐约之意,这与诗的情境是一致的。谁家,意即不知谁家,谁与暗照应。第二句着意渲染笛声,说它散入春风,满洛城,仿佛无处不在,无处不闻。这自然是有心人的主观感觉的极度夸张。散字用得妙。散是均匀、遍布。笛声散入春风,随着春风传到各处,无东无西,无南无北。即为满洛城的满字预设地步;...
《春夜洛城闻笛》原文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译文 是谁家的庭院,飞出幽隐的玉笛声?融入春风,飘满洛阳古城。客居之夜听到《折杨柳》的乐曲,谁又能不生出怀恋故乡的深情?1、“折柳”与( )照应 2、诗中最形象化的一句是( )。它写出了( )的情景。3、作者写诗的意图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