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人静忆"安得广厦千万间"
一、寒夜读诗
窗外的北风呼啸着,我裹紧毛毯重读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当读到"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时,指尖突然触到玻璃杯上凝结的水珠,凉意顺着指尖蔓延,像极了诗人笔下"床头屋漏无干处"的寒意。
【古诗摘录】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二、安居之思
此刻我望着书房里温暖的台灯,突然想起白天路过建筑工地时,那些在寒风中啃冷馒头的工人。他们正在建造的豪华楼盘,与杜甫诗中"大庇天下"的理想形成奇妙互文。现代城市里,广厦何止千万间,但那些脚手架上的身影,何时能拥有属于自己的方寸之地?
记得上周社区组织旧衣捐赠,整理衣物时发现许多标签都没拆的新毛衣。这让我想起杜甫"布衾多年冷似铁"的困顿,而今我们物质丰裕,却依然有人在地铁通道裹着报纸入眠。
三、安字新解
查字典时发现"安"字的本义是女子在屋檐下安然劳作。如今这个字被拆解成"宀"与"女",就像现代人把家拆解成房贷与装修。诗人期盼的"安如山",在房价波动中成了最摇晃的梦。
深夜的空调外机嗡嗡作响,让我想起老家漏雨的瓦片。父亲总说"安居才能乐业",可当他用三十年积蓄为我付了首付,自己却仍住在老旧的职工宿舍。这大概就是杜甫说的"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现代演绎。
四、安之若素
合上诗集时,社区群正在讨论为流浪猫搭建过冬窝棚。这小小的善举,或许就是当代人对"大庇天下"的微观实践。突然明白:广厦不必千万间,但求每个寒夜都有温暖的传递。
晨光微熹时,我在日记本上抄下这句诗,又添了句:"愿天下寒士,终有枝可栖。"
品味书香朗读经典作文一千字
每一次诵读,都是一次穿越之旅:与李白对酌,感受“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豪迈;同杜甫忧国,体味“安得广厦千万间”的悲悯。声音赋予文字翅膀,飞越现实的牢笼,进入无限可能的宇宙。朗读中,人成为传递者,将经典的精髓注入血脉,再播撒于四方——它教会倾听者如何爱这世界,即使平凡如街角相遇,一句善意的低语也能点亮黯淡的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