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闻《画眉鸟》古诗有感:笼中天地与林间自由
一则关于选择与自然的日记
清晨微雨,窗台湿漉。偶然翻书,得见欧阳文忠公《画眉鸟》诗:“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短短二十八字,竟如晨钟暮鼓,敲醒了我连日来的困惑。
笼中金羽:规则的庇护
昨日拜访友人,见其书房悬一精巧竹笼,内养画眉一只。翠羽金睛,啼声清越。友人说此鸟价值不菲,每日以蛋黄、瘦肉精心饲喂。那画眉在笼中跳跃有序,鸣叫有章,确是赏心悦目。这让我想起诗中“锁向金笼听”之句——金笼华美,食水无忧,风雨不侵,可谓极尽人工之能事。许多时候,我们何尝不似这笼中画眉?居于规矩方圆之中,循着既定的轨迹生活、求学、工作。规则给予我们安全感,却也无形中划定了飞翔的边界。
林间野趣:自由的价值
午后雨歇,信步至城郊山园。但见雨洗青山,花繁叶茂。忽闻林深处画眉鸣唱,其声穿云裂石,忽高忽低,忽急忽缓,真真是“百啭千声随意移”。那鸟儿时而在山花丛中啄食露珠,时而跃上高枝眺望远方,全然随性而为。欧阳修说“不及林间自在啼”,此刻方解其意。笼中啼声虽美,终是取悦他人;林间鸣唱虽险,却是发自本心。这山野画眉或许饥餐渴饮,寒来暑往,却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栖何枝,食何果,唱何调,飞何向。
人生抉择:在规矩与自由间
归家途中,思忖良久。我们常面临“金笼”与“山林”的选择:稳定的工作与创业的风险,传统的道路与创新的尝试,他人的期望与自己的梦想。金笼固然安全,却可能消磨天性;山林虽有风险,却能畅意人生。欧阳修此诗写于贬官滁州期间,或许正是离开了朝廷的“金笼”,才在山水中找到了心灵的“自在啼”。
日记至此,忽有所悟:人生并非非此即彼的选择。或许最高明的活法,是心中有山林,而能安于当下。即便身处金笼,也不失林间之心;纵情山野时,亦不忘飞翔的方向。如此,方能在任何境遇中,都能发出属于自己的“百啭千声”。
窗外暮色渐合,而心中豁然开朗。感谢这只穿越千年的画眉,用它婉转的啼声,为我啄开了思想的一扇天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