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引·落叶满长安
十月初三日记
晨起推窗,忽见庭院铺满金黄,方知杜牧"秋风引"中"落叶满长安"之景,已悄然漫过我的小院。檐角风铃叮咚,似在吟诵千年前的诗句,将我的思绪牵向盛唐的街巷。
一、阶前拾叶
蹲身拾起一片银杏,叶脉如长安城的阡陌纵横。想起贾岛"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的苍茫,此刻掌中叶竟重若史册。用棉线将七枚黄叶串作书签,夹进《李义山诗集》的"秋阴不散霜飞晚"处,墨香与草木香便在这秋分时节悄然交融。
二、市井秋声
午后往菜市,见柿农担筐叫卖"火晶柿子",红艳艳叠成小山。忽闻隔壁茶肆传来琵琶声,弹的正是《阳关三叠》的变调。卖糖炒栗子的铁锅沙沙作响,竟与白居易"夜深烟火尽,霰雪白纷纷"的意境暗合。买得新藕两节,老农笑纹里藏着"菰米沉云黑"的丰收。
三、暮色诗痕
黄昏时登小区天台,西风卷着云絮掠过楼宇间隙。远处工地的塔吊如瘦金体撇捺,在晚霞中写下"长空雁字斜"的注脚。忽然懂得王维为何要"独坐幽篁里"——现代人的竹林,不过是钢筋森林里一方晾衣天台。手机拍下的落日,终究不及"大漠孤烟直"的苍劲。
入夜重读《秦妇吟》,韦庄笔下"长安城头头白乌"的秋凉,化作窗外空调外机的嗡鸣。电子日历显示"霜降"将至,而古人用落叶丈量的时节,正在二维码里渐渐晕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