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庭院深深深几许日记一则

庭院深深深几许

十月二十三日 晴

晨起推窗,忽见院中银杏已染作金黄。欧阳修“庭院深深深几许”之句蓦然浮上心头,这七个字竟像为我的小院量身定制一般。住在城郊这座带院子的老房子已三年,却是头一回如此真切地体会古诗里的庭院意境。

记得初读这句词时,尚在中学课堂,只能凭想象勾勒“深深深”的景致。如今自家院中踱步,方知这“深”字三重,实乃妙笔——一重是空间的幽深,二重是时光的沉淀,三重是心境的层叠。

空间的幽深

我的院子不大,却因着父亲精心设计的曲径而显得深邃。卵石小径蜿蜒其间,两侧植以翠竹,行走时总有“曲径通幽处”的错觉。最妙的是东南角的月亮门,透过门洞可见后院的一角海棠,恰似一幅活的册页。夏日里,紫藤架筛下细碎阳光;秋日时,石榴树垂挂累累硕果。每个时节都有不同的景致层层展开,教人不觉其小,反觉其深。

时光的沉淀

老房子的院子最动人处,在于四时流转的痕迹。西墙的爬山虎春绿秋红,年年如是;青砖上的苔痕雨後尤翠,日晒渐黄。母亲种的菊花开得正盛,令我想起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闲适。这些草木荣枯,砖石变化,都是时光书写的诗句,日复一日地加深着庭院的韵味。

心境的层叠

午后坐在院中藤椅上读书,阳光暖融融地洒在书页上。忽然明白古人为何偏爱庭院——这方寸之地,竟是修心的道场。在这里,可以观察一片落叶飘落的轨迹,可以聆听雨打芭蕉的韵律,可以感受春风拂过面颊的温柔。这些细微的体验,让浮躁的心渐渐沉静,生出许多宁静的喜悦。这种由外而内、由物及心的过程,正是庭院最“深”处。

黄昏时分,夕阳为庭院镀上金边。我忽然想起今天原是霜降节气,难怪银杏黄得这般彻底。古人说“一叶知秋”,在这深深庭院里,何须一叶?每一缕风、每一道光都在诉说着季节的秘密。

掩卷沉思,现代人住在高楼林立中,往往错过了许多自然的消息。幸而我还有这样一方小院,让我能够触摸到古诗里的意境,体会那份“深几许”的幽静与美好。或许,每个人心中都该有一处“庭院”,不必很大,但求足以安放我们对自然的向往与心灵的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