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是故乡明——一首古诗引发的乡愁日记
2023年10月15日 晴
今夜月色如水,我独自站在阳台上,望着那轮皎洁的明月,忽然想起杜甫的那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这句诗像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我记忆的闸门,让思念如潮水般涌来。
记忆中的故乡月
记得小时候,每到中秋,父亲总会带着我在院子里摆上小桌,放上月饼和水果。那时的月亮似乎特别大、特别亮,银辉洒在门前的桂花树上,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影子。母亲会轻声吟诵:"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那时的我还不懂诗句的深意,只觉得月光下的故乡格外温暖。
异乡的月光
如今在千里之外的城市打拼,每当夜深人静时,总忍不住想起家乡的一切。这里的月亮虽然同样明亮,却少了那份亲切。李白说"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此刻才真正体会到他当时的心境。窗外的梧桐在月光中摇曳,仿佛在演奏一首思乡的夜曲。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静夜思》突然浮现在脑海,简简单单二十个字,却道尽了游子心中最深的牵挂。月光还是那月光,只是看月的人,心境已然不同。
故乡的模样
闭上眼睛,故乡的影像清晰如昨:村口的老槐树、蜿蜒的小溪、傍晚升起的袅袅炊烟...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写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确实,越是节日,思乡之情就越发浓烈。记忆中的端午节,母亲包的粽子总是最香的;春节时,父亲写的春联永远是最工整的。
归期未有期
工作繁忙,已经三年没有回家了。每次通电话,父母总是说"一切都好,不用挂念",但我知道他们也在数着日子。李商隐的"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道出了多少游子的无奈。望着明月,我在心里默默许愿:明年春节,一定要回家看看。
夜已深,月光渐渐西斜。合上日记本,耳边仿佛响起那首古老的歌谣:"月亮走,我也走,我跟月亮提花篓..."也许,这就是中国人骨子里对故乡永恒的眷恋吧。
月是故乡明——梁实秋乡愁散文产生的原因
月是故乡明——梁实秋乡愁散文产生的原因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月是故乡明 ——潘庆玉《乡愁》课例分析
了余光中的另一首思念妻子的诗歌: 我的心是七层塔檐上悬挂的风铃 叮铃叮铃铃 此起彼落 敲叩著一个人的名字 …… 通过潘老师有感情地诵读,让同学们对于余光中长大后的乡愁体会的更深刻。 第三节: 长大后, 长大后,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我 在外头, 母亲在...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浅析潘庆玉老师《乡愁》教学艺术
潘老师在《乡愁》这堂课的教学过程中给了我很好的启示。 在潘老师的教学过程中,他始终以学生为主体,而潘老师作为一个引导者的角色通过填词这一有趣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会作者浓浓的乡愁。在课堂的开始,导入的环节潘老师引用了济南现代诗人孔孚的诗句,他远眺千佛山更远处的山,写下一首现代诗,来到...
月是故乡明——格里格钢琴小品《乡愁》与《还乡》的情感探析
月是故乡明 ——格里格钢琴小品《乡愁》与《还乡》的情感探析 周 静,刘 浩 (华南理工大学 艺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作者简介:周 静(1978-),女,湖北黄冈人,华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刘 浩(1995-),男,山东泰安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西方音乐史。【摘 要】爱德华·格里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