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西湖春行日记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三月廿八日 晴

清晨被鸟鸣唤醒,推开客栈木窗时,苏东坡的诗句自然而然浮上心头。今日的西湖裹着一层薄雾,恰似西子蒙着轻纱,果真应了那句“淡妆浓抹总相宜”的千古绝唱。

一、白堤初探

沿着白沙堤缓行,桃柳相间的景致宛如工笔画卷。垂丝海棠的花瓣落于肩头,让我想起白居易“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的意境。游船码头已有早起的船娘在擦拭乌篷船,木桨划过水面时,惊起几只鸬鹚,漾开的波纹将倒映的保俶塔揉碎成金色光点。

二、曲院风荷

转过岳王庙,荷塘虽未到盛放时节,新生的莲叶却已铺就满池翠玉。茶肆里老者用陶壶沏着龙井,茶香混着水汽氤氲升腾。凭栏处忽见锦鲤跃出水面,恍若杨万里“接天莲叶无穷碧”的预告片,此刻方知古人用词之精妙——这“无穷碧”原是动态的、生长的绿。

驻足于苏东坡纪念馆时,见真迹拓片上那句“水光潋滟晴方好”正与窗外湖景呼应。忽然理解诗人为何要用西子作喻:西湖的美从不咄咄逼人,而是如佳人含笑般含蓄深邃。晴时湖面如鎏金绸缎,雨时又化作墨染生宣,这种千变万化却始终从容的气度,确实唯有西施能比拟。

三、夕照雷峰

黄昏时分登上雷峰塔,落日给湖面镀上琥珀色的光晕。游船归航划出银亮轨迹,南屏晚钟随风传来时,整座西湖仿佛缓缓披上暮色织金的斗篷。此刻的“浓抹”与清晨的“淡妆”形成奇妙对照,方才彻悟东坡先生不仅写景,更道破了天地美学至理——极致的美从来无需刻意,自在方圆之间。

归途拾得一枚带水痕的枫叶,夹入日记时忽有所感:西湖最动人处,在于让每个过客都成为诗人。千百年来游人如织,而西湖始终是那个西湖,如西子般宠辱不惊,用四时晴雨书写着永恒的诗篇。这大概就是文化遗产的最高境界——它不在书本里,而在每一滴荡漾的湖水中,在每次凝视时的心跳共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