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勤学古诗伴我晨读日记

勤学古诗伴我晨读日记

癸卯年冬月十一 晨光微曦

清晨五更,霜色染窗。我在案前展卷,忽见颜真卿《劝学》诗:"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这十四个字如晨钟暮鼓,叩响了我慵懒的神经。想起古人秉烛夜读的执着,我竟为近日的懈怠而羞愧难当。

勤学古诗的当代启示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中"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的诗句,让我沉思良久。在信息爆炸的今天,我们拥有比古人更优越的学习条件,却少了那份"韦编三绝"的恒心。当我读到朱熹《观书有感》"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忽然明白真正的学问需要不断注入新的活水,而非死记硬背。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中"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顽强,何尝不是勤学精神的写照?知识的种子一旦扎根,纵使遭遇困难挫折,也会在恰当的时机破土而出。这种坚韧不拔的意志,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的。

古诗中的学习方法

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中"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揭示了量变到质变的规律。而荀子《劝学篇》虽为古文,其中"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的箴言,至今仍是治学的至理。我尝试将这种循序渐进的方法应用于英语学习,每日坚持背诵三十个单词,三个月后竟能流畅阅读原著。

最令我动容的是苏轼《稼说送张琥》中"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的治学态度。在这个追求速成的时代,我们更需要这种沉潜积淀的智慧。正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描述的三种境界,勤学之路需要经过"昨夜西风凋碧树"的孤独,"衣带渐宽终不悔"的执着,才能达到"蓦然回首"的顿悟。

实践中的感悟

今日尝试陶渊明《移居二首》中"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学习方法,与学友视频讨论《诗经》中的疑难章句。通过思想碰撞,那些佶屈聱牙的文字忽然变得生动起来。我们不仅剖析了"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深意,更体会到古人治学严谨的态度。

黄昏时分重读王贞白《白鹿洞二首》:"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忽然惊觉日光西斜,竟在书桌前度过了整整八个时辰。这种忘我的投入,让我真切体会到古人所说的"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的境界。

勤学古诗不仅是文化的传承,更是指引我们前行的明灯。当我在迷茫懈怠时,总能在这些千年文字中找到力量。明日晨读,当继续与古人对话,让经典的光芒照亮求索之路。

《中职生晨读暮写》 第五单元 惜时勤学 严谨治学

中职生晨读主暮讲 人 写 第一单元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第二单元 青山绿水江山如画 第三单元 习俗风尚源远流长 第四单元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目录 第五单元 惜时勤学严谨治学 第六单元 强健身心热爱生命 第七单元 勤劳协作履职尽责 第八单元 精益求精革故鼎新 第五单元 惜时勤学严谨治学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黑发不知勤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