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树古诗下的秋日随想
一、晨起遇杨树
清晨推开窗,院角那株老杨树正簌簌抖落黄叶。忽然想起白居易《杨柳枝》中"古槐烟薄晚风多"的句子,虽非专写杨树,却让我凝视着眼前这棵沐浴在晨光中的老树出了神。树干上龟裂的纹路像极了一幅天然碑刻,仿佛镌刻着某首失传的杨树古诗。
1. 树影里的诗韵
阳光透过枝叶在青石板上投下斑驳光影,竟与苏轼《东栏梨花》中"惆怅东栏一株雪"的意境奇妙重合。这让我想起小时候祖父教的"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当时只觉得杨絮恼人,如今却在这深秋时节怀念起那四月飞雪的景致。
二、午后寻诗踪
特意翻出《全唐诗》检索与杨树相关的诗句。杜甫《绝句》里"两个黄鹂鸣翠柳"虽写柳树,但那份生机与此刻枝头跳跃的麻雀何其相似。忽然发现古人似乎更钟爱杨柳,专咏杨树的杨树古诗竟如凤毛麟角。
笔记摘录:
1. 杨树在古诗中多作为背景意象出现
2. 杨花常被赋予漂泊无依的象征
3. 现存明确描写杨树的古诗不足二十首
三、暮色中的顿悟
傍晚再去看那株杨树时,西沉的太阳给它镀上金边。王维《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的苍凉感油然而生,虽然眼前是江南庭院。这让我明白杨树古诗的珍贵不在数量,而在于观树时那份与古人相通的情怀。就像此刻,秋风翻动树叶的沙响,不正是千年未变的天然诗韵吗?
2. 给杨树写首新诗
摊开日记本试着写下:"虬枝划破琉璃色,漫把金箔缀晚空。欲问千年谁似我,拾片秋痕辨古风。"虽平仄未工,但总算为这沉默的老树留下些文字印记。或许百年后,也会有人对着这棵树,念起这首二十一世纪的杨树古诗呢。
(全文共计628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