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15日 星期六 雨
午后骤雨初歇,窗棂上还挂着晶莹的水珠。随手翻开诗集,唐代诗人王驾的《夏雨》蓦然映入眼帘:"非惟消旱暑,且喜救生民。天地如蒸湿,园林似却春。"这二十个字,竟将夏雨的神韵描绘得如此淋漓尽致。
古诗中的雨意
读着这首诗,不禁想起方才那场急雨。起初只是天际传来几声闷雷,转眼间豆大的雨点便砸在滚烫的水泥地上,蒸腾起阵阵白雾。正如诗中所言"天地如蒸湿",夏雨总是来得迅猛而热烈,带着几分粗犷的温柔。
诗人说夏雨"且喜救生民",此刻深有体会。阳台上几盆蔫头耷脑的绿萝,经过雨水洗礼后竟都挺直了腰板,叶片上滚动的水珠在夕阳下折射出七彩光芒。远处农田里的稻苗想必也在欢欣鼓舞吧?
雨后的城市
推开窗户,湿润的空气夹杂着泥土芬芳扑面而来。小区里的孩子们穿着雨靴在水洼里蹦跳,笑声与蝉鸣交织成趣。这场景让我想起另一首描写夏雨的古诗:"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虽然身处城市难见渔舟,但雨滴在空调外机上迸溅的模样,倒真有几分"跳珠"的意趣。
梧桐树下,几位老人摇着蒲扇闲话家常。雨水洗过的石凳映着斑驳树影,蚂蚁们正忙着重建被雨水冲毁的巢穴。这寻常巷陌的烟火气,与千年古诗竟如此契合。
雨的哲思
暮色渐浓时,天边又聚起乌云。忽然明白古人为何总爱咏雨——这从天而降的精灵,既是庄稼的甘霖,也是文人的墨汁。杜甫写"好雨知时节",李商隐吟"留得枯荷听雨声",而王维的"空山新雨后"更是道尽物我两忘的禅意。
合上诗集,发现扉页上不知何时溅了雨渍,晕开的墨迹像极了一幅写意山水。或许这就是夏雨的魅力:它既能滋润万物,亦可浸润心灵。正如古人所言,观雨可明心见性,在这浮躁的盛夏,一场急雨反倒让人沉淀下来。
夜雨又至,淅沥声里,我仿佛听见千年前的诗人在水墨江南轻吟:"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虽然季节不同,但雨中那份闲适与诗意,古今何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