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无家别的漂泊日记:一段无处安放的思念

无家别的漂泊日记:一段无处安放的思念

第一章:离乡

清晨的露水还未散去,我背着行囊站在村口的老槐树下。这是第三次离开家乡,却比前两次更加沉重。母亲的眼角噙着泪,父亲只是沉默地抽着旱烟。我知道,这一次的“无家别”或许就是永别。

记得小时候,父亲常说:“树高千尺,落叶归根。”可如今,我这片叶子却要被风吹向未知的远方。拆迁的通知贴在斑驳的土墙上,红色的印章像一道无法愈合的伤口。

第二章:漂泊

城市的霓虹亮得刺眼,我在工地和出租屋之间往返。十五平米的隔间里,贴着从老家带来的年画,那抹褪色的红是我唯一的慰藉。

深夜独白

“无家别”三个字在日记本上洇开,混着汗水和雨水。手机里存着老家最后的影像:歪斜的门框、结满蛛网的灶台,还有院角那株倔强开放的野菊。

  • 第一个月:在桥洞下过夜被驱赶
  • 第三个月:用全部积蓄买下二手三轮车
  • 半年后:收到故乡彻底消失的消息

第三章:归途

清明时节,我站在推平的宅基地上。导航显示这里是“新城区B-07地块”,只有那口被填埋的古井位置,还留着半块磨盘。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课本里的诗句突然有了锥心的体会

傍晚的雨幕中,我对着虚空磕了三个头。背包里装着从拆迁废墟捡回的瓦片,这大概就是“无家别”最后的纪念——故乡成了可以随身携带的疼痛。

日记的最后一页,贴着新办的居住证照片。原来人真的可以像蒲公英,在落地之前,永远处于告别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