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古诗两个黄鹂鸣翠柳的春日随想日记

古诗两个黄鹂鸣翠柳——春日观察日记

三月廿一 晴

清晨六时半,我被一阵清脆的鸟鸣唤醒。推开木窗,两只黄鹂正在河畔柳枝间嬉戏跳跃,恍若杜甫诗句"两个黄鹂鸣翠柳"的活画卷在眼前展开。

春之声景

那鸣声时而急促如珠落玉盘,时而舒缓似溪水潺潺。较之麻雀的啁啾显得清越,较之斑鸠的咕咕更为婉转。两只黄鹂穿梭于新绿的柳帘之间,阳光透过叶片间隙,为它们镶上金边。每当它们振翅飞向对岸梧桐时,柳枝便轻轻颤动,抖落宿夜的雨珠,在湖面漾开圈圈涟漪。

自然课堂

我取出望远镜仔细观察:这两只黄鹂羽色鲜亮,喙部呈粉褐色,翅羽与尾羽点缀着墨黑纹路。它们时而追逐嬉戏,时而停栖枝头互相梳理羽毛。约莫半小时后,其中一只突然飞向屋檐,衔来枯草开始筑巢——原来这是对正在安家的夫妻。此刻方才领悟,杜甫笔下不仅是风景描绘,更是生命繁衍的赞歌。

时空对话

千年前的诗人见到此景时,柳色应当同样青翠,鸟鸣应当同样欢欣。这种跨越时空的共鸣,让我忽然理解了中国山水画留白的妙处——那"窗含西岭千秋雪"的远景,"门泊东吴万里船"的遐思,都是为这生机盎然的近景注入永恒的诗意。现代人总追逐远方的风景,却常忽略窗棂外的盎然生趣。

暮色渐浓时,黄鹂已归巢隐入繁枝。我在日记本上画下它们的身形,虽笔法拙劣,却记录了这个与古诗相遇的春日。或许最美的风景,从来都在俯仰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