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夜思》伴我入梦乡
——记一首关于喜欢的古诗的深夜随想
窗外的月光如水般倾泻,我捧着那本泛黄的《唐诗三百首》,指尖又一次停留在李白那首脍炙人口的《静夜思》上。这大概是我第一百次读它了,可每次重读,总像初遇时那般心动。
一、床前明月光的温柔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每当读到这一句,就会想起儿时在乡下外婆家的夏夜。竹席沁凉,月光穿过雕花木窗,在青砖地上铺开一片银白。那时不识字的我,竟也学着大人摇头晃脑地背诵,只觉得这十个字像月光一样清透。如今才懂得,这平淡如水的文字里,藏着诗人对故乡最深的凝望。
二、举头望明月的怅惘
后两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总让我鼻尖发酸。去年独自在异国求学时,某个雪夜突然读懂这份思念。当时我裹着毛毯站在公寓窗前,哈出的白气模糊了玻璃,却遮不住天上那轮和故乡一样的月亮。那一刻突然明白,关于喜欢的古诗之所以动人,正是因为它能穿越千年,让不同时空的游子共饮同一杯乡愁。
【夜读札记】
这首诗的魔力在于:
1. 用最简练的二十字构建出永恒画面
2. 将具象的月光与抽象的乡愁完美融合
3. 平仄韵律如摇篮曲般抚慰人心
三、低头思故乡的永恒
合上书页时,时钟已指向凌晨两点。手机突然震动,是母亲发来的消息:“阳台的茉莉开了,给你留了一盆。”突然就笑出声来,原来关于喜欢的古诗从不是尘封的文物,而是鲜活的、会呼吸的思念。就像此刻,李白的月光落在我肩头,母亲的茉莉香飘在记忆里,古今中外所有游子的心事,原来都在这首小诗中达成了和解。
枕着《静夜思》的韵律入眠前,我忽然想起作家冯唐的话:“好诗像盐,撒在生活的伤口上,反而让疼痛有了味道。”而这首诗于我,恰是那缕让乡愁变得甘甜的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