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金陵凤凰台怀古日记
——重读李白诗作的午后遐思
2023年5月20日 晴
今日整理书架时,偶然翻到《唐诗三百首》,泛黄书页间"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的诗句倏然映入眼帘。这阙《登金陵凤凰台》像一把钥匙,突然打开了我记忆的闸门。
一、诗中的时空交错
站在阳台上远眺,恍惚间竟将远处的水塔看作凤凰台的残垣。李白笔下"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的苍凉,与眼前钢筋森林的都市景象重叠。手机地图显示我与古凤凰台直线距离不过十余里,却隔着千年的时光长河。
二、江水依旧人不同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的景致虽已难觅,但长江水依然浩浩汤汤。傍晚特意乘轮渡横渡长江,看落日将江水染成金红,忽然懂得诗人"总为浮云能蔽日"的感慨——古今文人面对壮阔山河时,那份悸动想必是相通的。
三、现代人的登台之思
归家后查阅资料方知,凤凰台遗址如今湮没在住宅区中。这让我想起去年在西安寻访乐游原的经历,历史与现实的错位感如出一辙。在日记本上抄录全诗时,发现"长安不见使人愁"的结句格外刺目——诗人思念的长安,不正是我们追忆的金陵吗?
后记:重读这首诗,突然意识到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凤凰台"。我们怀念古迹,或许是在寻找与历史对话的通道。今日特意绕道秦淮河畔,在暮色中拍下灯火阑珊的仿古建筑群,权当与李白隔空对饮的见证。
(全篇共计628字,通过对《登金陵凤凰台》的重新解读,将古诗意境与现代城市体验交织,记录一次跨越时空的文学邂逅)
登金陵凤凰台古诗合集
登金陵凤凰台古诗 登金陵凤凰台 作者:唐·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释】 1、吴宫:三国时孙吴曾于金陵建都筑宫。 2、晋代:指东晋,南渡后也建都于金陵。 4、成古丘:晋明帝当年为郭璞修建的衣冠冢豪...
登金陵凤凰台诗句合集
以下是小编整理 的登金陵凤凰台古诗全诗赏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登金陵凤凰台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译文 凤凰台上曾经有凤凰来悠游,凤去台空只有江水依旧东流...
登金陵凤凰台古诗翻译及赏析
登金陵凤凰台古诗翻译及赏析 登金陵凤凰台 唐代: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二水 一作:一水)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译文 凤凰台上曾经有凤凰来悠游,凤去台空只有江水依旧奔流。吴国宫殿的鲜花芳草遮没荒凉小径,晋代...
《登金陵凤凰台》古诗
《登金陵凤凰台》古诗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游历金陵时所作。金陵是今天南京的古称,凤凰台位于南京城西南。李白登上凤凰台远眺,思绪穿越古今,写下这首充满历史感慨的七言律诗。凤凰台上曾有凤凰游,现在只剩空台伴着江水奔流。吴国宫殿里的奇花异草早就埋进幽径,晋代那些风流人物也成了古墓荒丘。远处三座山峰...
李白金陵凤凰台诗合集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古诗名句 1.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诗词鉴赏 该诗虽属咏古迹,然而字里行间隐寓着伤时的感慨。 开头两句写凤凰台的传说,点明了凤去台空,六朝繁华,一去不 返。三、四句就“凤凰台”进一步发挥,东吴、东晋的一代风流也进 入坟墓,灰飞烟灭。 五、六句写大自然的壮美。对仗工整,气象万千。 最后...
金陵凤凰台李白的古诗合集
登金陵凤凰台古诗 登金陵凤凰台古诗 登金陵凤凰台古诗 登金陵凤凰台古诗是唐朝诗人李白写的一首经典诗词,全诗写的 是什么内容呢? 登金陵凤凰台 作者:唐·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释】 ...
古诗《登金陵凤凰台》带拼音朗读及翻译合集
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古诗简介 《登金陵凤凰台》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而创作的怀 古抒情之作。全诗八句五十六字,以登临凤凰台时的所见所感而起兴 唱叹,把天荒地老的...
李白诗《登金陵凤凰台》原文翻译及赏析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赏析:李白很少写律诗,而《登金陵凤凰台》却是唐代的律诗中脍炙人口的杰作。此诗是作者流放夜郎遇赦返回后所作,一说是作者天宝年间,被排挤离开长安,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