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眠不觉晓》日记:孟浩然诗句中的春日晨思
三月廿一 晨光微熹
今晨五时三刻,在婉转鸟鸣中自然苏醒,竟丝毫不觉天色已晓。推窗见东方既白,忽忆孟襄阳「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之句,方知古人诚不我欺。这春日的睡眠果然深沉香甜,连晨光偷渡窗棂都未曾察觉,唯有那灵雀儿用清越的鸣声叩开梦的帷幕。
晨鸟协奏曲
披衣起身倚窗静听,竟分辨出七八种禽声:麻雀的啁啾如急弦促拨,黄鹂的流转似玉笛飞声,斑鸠的咕咕若空谷槌音。想起宋人曾几「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的意境,此刻虽未见绿阴,但鸟声早已织就一张无形的春之罗网,将整座城池温柔笼罩。对面屋脊上掠过几只燕子,尾羽剪开淡青色天幕,想必正赶着衔泥筑巢,践行「谁家新燕啄春泥」的千年约定。
草木初醒时
行至院中,见月季新叶蜷缩如拳,晨露在叶脉间滚成晶珠。墙角野草忽已没踝,让人惊叹白居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生命力。最惊喜的是那株老梅,去岁冬末的花苞今竟绽出三四粉白,花瓣上还带着夜气凝成的薄霜,恰似王维「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的殷殷问候。紫藤架上垂挂的新芽宛若碧玉簪头,遥想半月后便是「紫藤挂云木,花蔓宜阳春」的盛景了。
春水映天光
信步至小区景观池,但见池水较冬日涨了三指,倒映着柳条初萌的鹅黄。几条红鲤悠然摆尾,搅碎一池云影天光,恍若杜甫「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的画境。池畔石隙间竟钻出几簇荠菜,白色小花星星点点,忽然懂得辛弃疾「春在溪头荠菜花」的野趣。岸边垂柳虽未成荫,然柔条已染新绿,分明是「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的鲜活注脚。
市井春意图
转过街角,早点铺蒸腾的热气里混着艾草清香,原来青团已上市。穿校服的少年骑着单车掠过,车筐里斜插一枝桃花,让人想起「人面桃花相映红」的典故。公园里老人们打着太极,衣袂带起落英缤纷,恰应了「拂堤杨柳醉春烟」的意境。最妙是幼儿园飘出的童谣:「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与枝头鸟鸣相应和,奏响古今交融的春之交响。
暮色四合时整理今日所见,忽觉孟浩然诗句之妙,不仅在描摹春眠之酣,更在捕捉到万物苏醒的微妙瞬间。春日的生机原不在远山阔水,而藏在这晨鸟啼鸣、新叶抽芽、池鱼摆尾的日常诗篇里。欲明日再访城南梅园,看是否已有「春风先发苑中梅,樱杏桃梨次第开」的景致,好将这春之诗意继续写入时光的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