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忆古诗——杨万里《小池》观荷有感
七月十五日 晴
傍晚时分,我信步至城郊的荷塘。夕阳的余晖洒在塘面上,泛起粼粼金光。忽然想起杨万里的名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便驻足细细观赏这片荷塘景致。
初见的荷塘
荷叶挨挨挤挤,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有的荷叶才刚从水中探出头来,卷曲着嫩绿的叶缘,正是诗中"尖尖角"的写照。几只蜻蜓在水面低飞,时而轻点叶尖,时而悬停空中,与八百年前诗人所见竟如此相似。这般景象,让我不禁感叹古诗的永恒魅力——纵使时光流转,自然之美依旧如诗中所描绘。
月下的沉思
待到明月东升,荷塘更添几分诗意。月光如练,倾泻在亭亭玉立的荷花上。粉白的花瓣在夜色中显得格外清丽,宛如披着轻纱的仙子。我不由吟起另一首咏荷名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虽已是夜晚,但白日里荷花映日的盛景仿佛仍在眼前。
坐在塘边石凳上,我思考着古诗与现代生活的联系。这些流传千古的诗句,不仅仅是对景物的描摹,更是诗人情感的寄托。杨万里笔下的小荷与蜻蜓,展现的是对新生事物的怜爱;而"接天莲叶"的壮阔,则抒发了对自然伟力的赞叹。
心灵的洗礼
在这片荷塘前,都市生活的烦嚣渐渐远去。荷叶的清香随风飘来,沁人心脾。我忽然明白,古人为何如此喜爱以荷入诗——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性,正是文人雅士追求的精神境界。看着月光下洁净无瑕的荷花,仿佛心灵也得到了一次净化。
夜深了,蛙声渐起。我最后望了一眼月下的荷塘,将这番景致深深印在心底。古诗中的荷花荷叶,从此不再只是书页上的文字,而是与这个夜晚的月光、清香、蛙鸣一起,成为了我记忆中鲜活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