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琴诗古诗伴我一日闲

琴诗古诗伴我一日闲

晨光熹微时,我独坐窗前,案头摊开那本泛黄的《琴诗古诗选》。这本诗集是我从旧书市场淘来的,扉页上有前主人的娟秀字迹:"琴心剑胆,诗酒年华"。今日无事,决意让琴诗古诗浸润我的日常,记录这被古典韵律包裹的一日。

朝闻古调

翻开苏轼的《琴诗》,"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两句便跃入眼帘。这首诗以琴喻道,探讨主客观的统一,言浅意深。我轻声诵读,忽闻邻居家传来古琴练习声,铮铮淙淙,恰与诗中意境相和。想起《礼记·乐记》云:"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琴声与诗韵,皆发自人心,今日得此巧合,岂非妙哉?遂取毛笔抄录全诗,墨香与窗外桂花香糅合,仿佛穿越千年,与东坡先生对话于精神之境。

午间诗趣

午后小憩,梦中也尽是琴诗古诗的意境。醒来后,决定以琴诗为灵感烹茶。白居易《琴茶》诗云:"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我虽无渌水曲可弹,却有蒙山茶可品。烫杯、置茶、冲泡,每一个动作都力求优雅,仿佛在与古人进行一场无声的对话。茶汤清碧,香气氤氲,口中回味着"自抛官后春多醉,不读书来老更闲"的句子,竟品出了几分唐代文人的旷达与闲适。

暮色沉思

夕阳西下,我携诗集至公园湖畔。王维的《竹里馆》自然浮上心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虽无琴可弹,却有诗可吟。坐在长椅上,看落日余晖洒在湖面,波光粼粼如琴弦颤动。一对老者在不远处拉二胡,咿咿呀呀的曲调颇有些古意。忽然领悟到,琴诗古诗并非束之高阁的古董,而是活生生的情感表达。古人以琴抒怀,以诗言志,与今人通过音乐、文字寻求共鸣并无二致。

夜阑感悟

夜深人静,台灯下重读《琴诗》。苏轼的哲理追问此刻有了新解:琴与指的关系,恰如传统与当代的对话。琴诗古诗是那把古琴,而我们的理解与传承则是弹拨琴弦的手指。没有手指,琴只是器物;没有琴,手指空有技巧。唯有二者相遇,才能产生动人的音乐。正如今日,古诗因我的阅读而重生,我因古诗的滋养而丰盈。记录下这被琴诗古诗浸润的一天,忽然明白:文化传承不在轰轰烈烈,而在日常生活中的细碎感悟。当古诗与现代生活相遇,当琴韵与心灵共鸣,便是传统文化最美的延续。

合上日记,窗外月色正好,恍若千年前照耀过苏轼的那一轮。琴诗古诗的魅力,大抵就在这古今辉映的永恒瞬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