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记我的恩师张老师

九月十日 晴

清晨路过教学楼时,又看见张老师办公室亮着的灯光。这让我想起李商隐那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那抹透过纱窗的暖黄,就像永不熄灭的烛火,照亮了我们整个青春。

第一堂课的记忆

记得初一第一节语文课,张老师穿着洗得发白的藏青色中山装走进教室。他没有急着翻开课本,而是用粉笔在黑板上画了条吐丝的春蚕。"孩子们,知识就像蚕丝,要经年累月地积累..."他沙哑的声音里带着某种魔力,让躁动的教室瞬间安静。

深夜的红色批注

上周交的作文本发下来时,我盯着密密麻麻的红色批注出了神。那些比正文还长的评语里,有对病句的修正,有对构思的建议,最后还画了个笑脸:"进步很大,继续加油!"后来才知道,那晚老师批改作业到凌晨两点,而第二天清晨他又准时出现在早读课。

今天教师节,我们偷偷在讲台放了润喉糖。老师发现时,镜片后的眼睛弯成了月牙:"你们这些小鬼头啊..."转身写板书时,我分明看见他抹了下眼角。这让我想起他常说的:"当老师最幸福的,就是看着你们从蚕蛹变成蝴蝶。"

永不熄灭的烛光

放学时经过办公室,听见张老师又在给后进生补课。夕阳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投在斑驳的墙面上,像极了燃烧的蜡烛。忽然明白古人为什么用"蜡炬成灰"来形容师长——他们确实在用生命的光热,为我们照亮前路。这盏灯,终将化作我们心中的太阳。

合上日记本,我郑重地在扉页写下:"长大后,我也要成为像张老师那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