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古诗所见带拼音:一场与诗词的邂逅

晨读偶记

清晨推开窗,一本《古诗所见带拼音》静静躺在书桌上。翻开泛黄的书页,墨香混着油印的铅字味道扑面而来,那些曾被时光模糊的字符,因拼音的注解突然鲜活——"床前明月光(chuáng qián míng yuè guāng),疑是地上霜(yí shì dì shàng shuāng)"。

拼音里的诗魂

指尖划过李白的《静夜思》,每个汉字上跃动的拼音像五线谱上的音符。原来"举头望明月(jǔ tóu wàng míng yuè)"的"举"字读第三声时,会让人不自觉昂起脖颈;而"低头思故乡(dī tóu sī gù xiāng)"的"低"字第一声,恰似那声沉入心底的叹息。这套《古诗所见带拼音》是祖父留下的,蓝皮封面已有些斑驳,但内页用红笔标注的声调曲线依然清晰。

错位的顿悟

读到王维《鹿柴》时突然怔住。"空山不见人(kōng shān bú jiàn rén)"的"不"字标注着二声,与我记忆中四声的读法截然不同。查阅资料才知,在古诗平仄规律中,"不"遇特定字需变调。这让我想起上周参观的唐代遗址,导游说当时城墙砖块的排列也有固定韵律。原来诗词的平仄与建筑的榫卯一样,都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密码。

午后抄写《春晓》时,发现"处处闻啼鸟(chù chù wén tí niǎo)"的叠字拼音竟与窗外鸟鸣节奏重合。邻居家学琴的孩子正在练习《阳关三叠》,琴声里"劝君更尽一杯酒(quàn jūn gèng jìn yī bēi jiǔ)"的"更"字读四声时特别用力,玻璃杯里的茶水随之泛起涟漪。

暮色中的发现

黄昏整理书架时,从《古诗所见带拼音》扉页掉出一张1983年的购书票。背面是祖父用铅笔写的"声律启蒙非小道",字迹被橡皮擦修改过多次。突然明白他晚年为何总对着《笠翁对韵》喃喃自语——那些平平仄仄里,藏着比拼音更深的生命韵律。此刻窗外华灯初上,远处广场传来孩子们用方言朗诵的《悯农》,声调与书中标注的普通话拼音奇妙地交织成新的诗行。

古诗词所见朗读合集

【篇一:《清明》】 杜牧(唐)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篇二:《春夕》】 崔涂(唐)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 胡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 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 【篇三:《赠花卿》】 杜甫(唐) 锦城丝管日...

古诗词:《舟夜书所见》原文译文赏析

《舟夜书所见》 作者:查慎行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注释】 ①书∶这里作动词用,是写、记的意思。 ②萤∶萤火虫。这里比喻灯光像萤火虫一样微弱。 ③风簇浪∶风吹起了波浪。簇,聚集、簇拥。 【译文】 夜晚在船上记下所看到的事情夜黑了,见不到一点月光渔船上孤零零的灯光好...

诗词所见的解释与原文合集

所见古诗原文 原文: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所见》原文注释及简析 《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作者背景 袁枚(1719 ~ 1798),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苍山居士, 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清代诗人,是乾隆、嘉庆时期代表诗人之 一,与赵翼、...

古诗词赏析:《夜书所见》

表现古诗《夜书所见》唯美性,可从九方面赏析。 1、借景抒情,以景入情。一二两句写自然环境,落木萧萧,寒声阵阵,秋风秋江,传达漂泊不定、凄怆落寞之感;引发后两句书写的思忆之情,思念家中小儿此时可能还在挑灯夜戏,挑逗斗蟀。孤独之时幻想天伦之情,萧索之景催发想念嬉耍之乐。以景入情,情景交融,相互映衬,构思...

小学语文-人教版一至六年级古诗词鉴赏《所见》

小学语文-人教版一至六年级古诗词鉴赏《所见》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注释】 ⑴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⑵振:振荡。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 ⑶林樾:指道旁成阴的树。 ⑷欲:想要。 ⑸捕:捉。 ⑹鸣:叫。 【翻译】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忽然想要捕捉...

古诗词所见作者袁枚合集

所见袁枚古诗的意思 所见袁枚古诗的意思 《所见》是清代文学家袁枚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此诗写了作者偶然所见牧 童骑牛唱歌想捕捉知了的一件小事,通过对牧童的动作神态变化的描写,表现了 牧童天真活泼机智灵活的性格和热爱大自然情趣的特点。 描绘了一幅林中牧童一派天真快乐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田园风光的喜爱之 情。...

【小学古诗词】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必背古诗词:所见(带译文简析)

《所见》赏析 古诗原文 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古诗译文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树林里回荡。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于是马上停止唱歌,静悄悄地站立在树旁。古诗注释 牧童:指放牛的孩子。振:振荡;回荡。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林樾(yuè):指道旁成荫的...

袁枚《所见》和黄庭坚《牧童诗》古诗词比较赏析

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乙】牧童诗 (宋)黄庭坚 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陇闻。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1)诗歌是反映生活的。古代的乡村间,放牛娃随处可见,诗词里也就经常出现牧童这种形象,而且个性鲜明:甲诗中的是一个___的牧童,乙诗中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