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起观书偶得五律一首
壬寅年仲夏朔日于潇湘竹斋
平明宿雨收,帘卷晓光浮。仄径苔痕润,幽窗竹影稠。
案头黄卷展,笔底白云流。忽得骊珠句,欣然忘世忧。
格律注析
此作依五言律诗平起首句入韵式:平平仄仄平(韵),仄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其中“收”“浮”“稠”“流”“忧”押《平水韵》下平十一尤韵部,严格遵循“一韵到底”规范。
创作札记
寅时三刻即醒,见昨夜潇潇雨歇,天光澄澈如洗。遂启东窗,见庭前湘竹新沐,露珠悬于叶尖,映着初阳熠熠生辉,忽忆王摩诘“空山新雨后”之句。案头《杜工部集》尚展于昨夜批注处,墨迹间似有清风流动。
取松烟墨细细研之,觉万籁俱寂唯闻砚池沙沙声。当写“仄径苔痕润”句时,恰有鸟雀掠檐而过,投影于宣纸如疾书之撇捺,此等天趣岂是闭门造车可得?至颔联“案头黄卷展,笔底白云流”,方悟得律诗对仗之妙——黄卷对白云,物质与精神相映成趣,此间平仄交替如心跳律动,第三字“黄”与“白”皆为平声而意境自成对照。
最妙在尾联之转合,“忽得骊珠句”以仄声突起波澜,终以“欣然忘世忧”平收作结,恰似波涛归海。清人沈德潜谓“律诗要法在起承转合”,今亲历此境,乃知古人诚不我欺。夫平仄非桎梏实为舟楫,韵部非牢笼恰似经纬,唯恪守格律乃能载情思翱翔于九天。
近日读《文心雕龙·声律》,方知四声八病之说精微至此。今晨习作虽稚拙,然每字平仄皆验之于《钦定词谱》,炼字之功竟暗合“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之境。诗成时旭日恰照砚池,墨香与晨光交融,此乐何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