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夏日闲居读陶渊明诗

夏日闲居读陶渊明诗

壬寅年六月初五 晴

晨起推窗,见东方既白,竹林间雀鸟相鸣,忽忆陶公"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句。遂取《陶靖节集》置于青石案上,沏得明前龙井一壶,任茶烟袅袅与晨雾交融。此情此景,恰似穿越千载与五柳先生对坐,共品这闲适时光。

一、庭前读诗

翻至《饮酒·其五》,见"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二句,不禁莞尔。想如今都市喧阗,虽居闹市而求心境安宁,实需大智慧。檐角风铃轻响,恍若故人叩扉,抬眼见石榴花正坠枝头,殷红如碎玉洒落青苔。此种意境,非静心者不能得也。

二、午后漫思

日影西斜时,携书卷至后院瓜棚。藤蔓交错成碧色穹顶,筛下细碎金光。读《归去来兮辞》"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忽觉胸中块垒尽消。蚂蚁缘槐而上,携食物残屑匆匆而行,此等微末生灵,亦知顺应自然之理,况人乎?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陶公笔下农事之乐,今人已难体会。然在阳台种得三五盆兰草,每日浇水修叶,亦可得其中三昧。黄昏时见新蕊初绽,幽香暗浮,顿觉日日劳形案牍之累,皆化作云烟散去。

三、暮色悟道

晚风穿廊而过,携来邻家炊烟气息。重读《桃花源记》,忽解"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之妙。真正的闲适,原不在山林市井之别,而在心能转境。如陶公虽曾"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仍能保持精神世界的丰盈,方是休闲真谛。

今日最得趣者,乃发现陶诗与现代生活之契合。虽无东篱可采菊,但案头水培菊花正盛;虽难见南山苍翠,但远眺小区绿化林亦成趣。闲适本非逃避现实,而是于日常中提炼诗意,使机械重复的时光被审美光照亮,化作"此心安处是吾乡"的笃定。

掩卷时月已东升,银辉漫洒书案。忽闻孩童笑闹声自远处传来,伴着蝉鸣断续,竟谱成天然乐章。想千年前陶公所见月色,应与此夜无异,而闲适之心,亦当如是传承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