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崇山峻岭间的心灵独白——读登飞来峰有感

崇山峻岭间的心灵独白

——读《登飞来峰》有感

清晨推开窗,远处连绵的群山在薄雾中若隐若现,突然想起王安石那句"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这让我翻出日记本,记录下此刻与千年前诗人的奇妙共鸣。

一、崇山中的生命顿悟

记得去年深秋独自攀登梧桐山,当气喘吁吁站在观景台时,整座深圳城在脚下铺展。那时真正懂了"飞来山上千寻塔"的意境——自然伟力塑造的崇山峻岭,永远在提醒人类保持谦卑。我在日记里写道:"花岗岩的褶皱里藏着地球的呼吸,松涛声中听见时光的脚步声。"

二、峻岭间的精神对话

古人笔下的"崇"字总带着庄严气象。李白"危楼高百尺"的惊心动魄,杜甫"会当凌绝顶"的豪情壮志,都在诉说同一个真理:攀登不仅是物理位移,更是心灵的修行。上周整理旧照片,发现2018年在黄山拍摄的云海,当时在日记本上抄录了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句子,如今重读依然心潮澎湃。

三、现代生活的崇高标准

在这个快节奏时代,"崇"字更应成为精神坐标。每天晨跑时经过小区假山,总会想起《醉翁亭记》"峰回路转"的描写。我们虽不能常临真山真水,但可以保持"高山仰止"的向往。昨晚重读《徐霞客游记》,突然明白古人为何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唯有亲历崇山峻岭,才能懂得文字背后的生命厚度。

合上日记本,窗外的山影已染上夕阳金辉。或许明天该再去爬次山,在新的高度重温"不畏浮云遮望眼"的古老智慧,让心灵在崇山峻岭间获得永恒的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