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佳人古诗词伴我度过的秋日黄昏

十月二十三日 晴转多云

傍晚独坐庭院,忽见西天晚霞如烧,不觉想起李太白"美人如花隔云端"之句。这抹残红倒像是从《佳人》诗里晕染出来的颜色,将我的日记本也镀上一层古意。

一、檐角风铃响

竹帘外风铃叮咚,竟与杜甫笔下"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的意境暗合。记得少时读此诗,总不解何为"摘花不插发",而今三十有五,方知这写的是佳人骨子里的孤高。就像此刻廊下将谢未谢的木芙蓉,宁可零落成泥也不肯委顿在俗世的花瓶里。

二、茶烟里的诗行

煮水时翻到王维《洛阳女儿行》,"良人玉勒乘骢马"七个字突然烫着指尖。那些被佳人古诗词浸润的岁月,原来早已化作紫砂壶上的包浆。去年在苏州博物馆见到的唐代仕女俑,其裙裾褶皱仍保持着"步步生莲花"的韵律,教人顿悟何为"态浓意远淑且真"。

三、墨痕与月光

夜渐深时抄写《长恨歌》,"回眸一笑百媚生"的墨迹在宣纸上慢慢洇开。忽然记起某年深秋在杭州,西泠印社的老先生曾说:"读佳人诗词要像品龙井,三泡之后才见真味。"如今月光漫过窗棂,竟把案头《花间集》照得透亮,温庭筠的"小山重叠金明灭"在光晕里流转,恍若看见千年前对镜贴花黄的女子。

合上日记时,风恰好翻到纳兰词那页:"人生若只如初见"。原来所有关于佳人的咏叹,终究都是对美好本真的守望。这般想着,连秋虫的鸣叫都染上了《子夜四时歌》的韵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