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春夜喜雨忆旧游

春夜喜雨忆旧游

一、檐外淅沥

今夜雨声又来,淅淅沥沥敲打着书房外的芭蕉叶,竟与杜甫笔下“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的意境浑然相合。我独坐灯下,本是翻阅旧日文稿,却被这雨声引得神思恍惚起来。窗玻璃上凝着细密水珠,将窗外街灯晕染成一片朦胧的光海,恍若千年前那场滋润万物的甘霖穿越时空,落在此刻的春夜里。

二、纸伞青石

雨声渐密时,记忆忽然推开一扇尘封的门。那是十年前的江南梅雨季,我撑一柄竹骨纸伞踏过青石板路。雨水顺着屋檐滴成珠帘,巷口卖枇杷的老妪用吴侬软语吆喝着,湿漉漉的空气里弥漫着栀子花的甜香。当时同游的友人指着被雨水洗得发亮的梧桐叶笑道:“这倒应了‘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的景致。”我们便在雨中漫无目的地走着,任雨水打湿鞋袜,却觉得每一处水洼都倒映着整个青春的天空。

三、夜雨煮字

如今在北方城市里,春雨总带着些矜持的意味,不像江南那般酣畅淋漓。然而今夜雨声竟意外地汹涌起来,让我想起白居易“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的闲适。索性取出青瓷茶盏,看茶叶在沸水中舒展如初春新芽。水汽氤氲间,忽然明白古人为何总将夜雨与诗文相系——这连绵不绝的雨声本是天然的韵脚,每一滴都在敲击着心灵的平仄。

旧日记本里滑出一枚枫叶书签,那是当年在栖霞山雨中所拾。叶片上褪色的脉络仿佛还在诉说着那个雨天:我们躲在古寺廊下看雨水从飞檐倾泻而下,如山间悬瀑。同行长者即兴吟诵“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那时只觉诗句优美,而今在异乡的雨夜里重读,才懂得其中蕴含的慈悲与恒久。

四、润物无声

雨不知何时小了,唯余檐角断断续续的滴水声,恰似杜甫诗中“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的余韵。忽然惊觉这场春雨何尝不是时光的隐喻?它无声地浸润着岁月,让某些记忆生根发芽,让某些情怀枝繁叶茂。就像此刻键盘敲出的文字,都带着雨水的湿润气息,在显示屏上开出一朵朵墨色的花。

临窗深吸一口气,雨后清气沁入肺腑。忽然想起明日该给旧友寄一包明前茶,附上昨夜写的半阕小令:“春夜雨声碎玉壶,十年踪迹十年心”。这场不期而至的春雨,终究将时光酿成了可堪回味的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