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飞来峰述志日记
壬寅年冬月初九 风雪漫卷
晨起推窗,见天地皆白,忽忆王安石先生"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之句,顿生凌云之志。遂裹厚裘,踏积雪,独往城郊孤山而行。
一、山径独行
积雪没踝,寒林寂寂。每行一步皆如人生逆旅,雪粒扑面犹如世道艰难。想起荆公当年变法,纵"不畏浮云遮望眼",终难免"自缘身在最高层"之孤寂。然其《登飞来峰》诗中所蕴藏的那份冲破云霄的决绝,却似暖流灌注四肢,令我在零下十余度的严寒中竟渗出细汗。
二、绝顶长啸
及至峰顶,忽见云开雪霁,远方城郭如棋盘罗列。蓦然领悟"千寻塔"实非肉眼所见之塔,乃是心中丈量天地的尺度。临崖长啸,声震林樾,惊起寒鸦数点。忽觉胸中块垒尽消,昔日纠结的功名利禄、人情世故,在此苍茫天地间不过芥子微尘。
荆公诗云"不畏浮云遮望眼",今人常困于手机方寸屏幕,被算法编织的"浮云"遮蔽双目。我立于雪岭之巅,卸却所有电子设备,乃见真正日月星辰。当雪花落于睫毛的刹那,忽然懂得何为"身在最高层"——不是权势地位,而是心灵脱出尘世羁绊的豁达境界。
三、雪中悟道
下山时特意选择背阳陡坡,学古人"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之态。雪地滑溜,数次踉跄,终借枯藤稳住身形。此间忽悟:荆公诗中"闻说鸡鸣见日升"实为志士仁人共闻之黎明号角。纵使身处暗夜,只要心中存有对光明的确信,便能在万丈深渊前踏出安稳步伐。
归途足迹已被新雪覆盖,然心中路径豁然开朗。想起近日为职称评定辗转难眠,此刻顿觉惭愧。真正的"飞来峰"原在人心之内,须以"千寻"之志修筑精神之塔。当夕阳将雪野染作金红时,我对着苍山郑重立誓:从此不畏浮云,不惧高峰,但修己身,静待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