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红衣古诗:一场穿越千年的诗意邂逅

2023年10月15日 晴

清晨整理书架时,那本烫金封面的《红衣古诗选》突然从高处跌落。书页翻飞间,一缕夹在《长恨歌》页间的干枯枫叶飘落,恍惚中仿佛看见盛唐的秋色穿过时光裂缝,将我的书房染成一片绯红。

一、红衣为引

记得初遇这本诗集是在大学图书馆的角落。暗红布面烫着鎏金隶书,在古籍区灰蓝书脊中格外醒目。管理员说这是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影印本,原版已随战火湮灭。翻开扉页的刹那,某种温润的触感从指尖传来,像是触摸到古人研磨朱砂时残留的温度。

"朱笔题诗处,青山带晚霞"——书中这句佚名题跋,成为我此后十年反复临摹的句子。

二、墨香如故

午后阳光斜照在《红衣古诗》的笺注页上,那些用蝇头小楷记录的批注突然鲜活起来。第三十七页记载着明代某位闺秀的读诗心得:"每诵'红袖添香夜读书',便觉烛影摇红处自有英气"。突然理解为何古人总爱以红衣入诗——那不仅是颜色,更是生命最炽烈的隐喻。

诗句出处红衣意象
白居易《琵琶行》血色罗裙翻酒污
李商隐《无题》红楼隔雨相望冷

三、今夕何夕

黄昏时带着诗集去湖边散步。残阳将云朵染成书中所载的"霁红釉色",突然明白古人为何总将暮色与红衣并提。水波荡漾间,竟分不清是晚霞映红了湖水,还是千年前某位诗人的朱砂墨晕染了今夕的天光。归家后急就小诗一首:

枫叶题诗年复年
红衣不褪墨痕鲜
今宵若问唐时月
可照书生案上笺

合上书页时,封面的烫金已有些斑驳。但这抹穿越时空的红,终会在某个秋日,再次点亮某个读书人的眼睛。

女子一身红衣的古诗

哎呀呀,说起女子一身红衣,那古诗里可真是有不少惊艳的描写呢!就像“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你想想看,那女子身着红衣站在桃花树下,那画面得多美呀! “绛绡缕薄冰肌莹,雪腻酥香”,这句诗里仿佛能看到一位身着红衣的女子,那肌肤如雪般洁白,透出一种别样的风情,可不就像那娇艳欲滴的花朵一般嘛! 还有“红裙妒杀石榴花”,这得是多么艳丽的红衣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