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金榜题名日,春风得意时——读中举古诗有感日记

金榜题名日,春风得意时——读《中举古诗》有感

2023年11月15日 晴

今日重读《中举古诗》,那些跃然纸间的诗句如春风拂面,让我想起古人"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的豪情。诗中"金榜高悬姓字真,分明折得一枝春"的句子,将科举及第的喜悦描绘得淋漓尽致。

诗中的科举人生

《中举古诗》以"霓旌降节入青云,金榜题名世所闻"开篇,瞬间勾勒出古代读书人梦寐以求的场景。诗人用"龙虎榜中题姓氏,凤凰池上沐恩光"的意象,将科举及第的荣耀推向高潮。这些诗句不仅记录了个人的成功,更折射出整个社会对知识的尊崇。

读到"三场文字浑如锦,万卷诗书不厌多"时,我不禁想到现代考场上的莘莘学子。虽然考试形式变迁,但那份对知识的渴求与对未来的期待,古今如一。

古今求学路

对比今日,我们虽无"金榜题名"的仪式,但高考放榜时的紧张与期待何其相似。古诗中"一朝得意春风里,马踏长安看尽花"的畅快,与当代学子收到录取通知书时的喜悦如出一辙。

诗中"十年窗下无人问"道尽寒窗寂寞,而"一举成名天下知"则写尽功成时刻。这种从寂寂无名到众人瞩目的转变,在当今社会竞争中依然常见。

我的感悟

细品《中举古诗》,最打动我的是"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的哲理。诗人将科举比作梅花的生长过程,没有严寒的磨砺,就没有扑鼻的芬芳。这让我想到自己的学习历程,那些挑灯夜读的日子,不正是为了未来的绽放吗?

诗中"青云得路须及早,白发催人老"的警句,更提醒我要珍惜青春时光。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我们比古人拥有更多学习机会,更应把握当下。

合上诗集,窗外已是华灯初上。那些穿越千年的诗句,依然在诉说着奋斗的故事。或许,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追求知识与实现价值的渴望,永远是人类共通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