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山村咏怀的古诗

《山村咏怀》中的田园日记

晨起山行

清晨推开柴扉,雾气还未散尽的山村像极了一幅水墨画。忽然想起宋代邵雍那首《山村咏怀》:“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短短二十字,竟把山野趣味写得如此鲜活。我沿着溪边小径漫步,数着路边的野花,果然在第八十九步时,看见一丛山杜鹃探出篱笆。

农事偶得

午后帮邻家阿婆拾掇菜畦,黄土沾了满手。她指着远处说:“瞧那些亭子,早年是给赶考书生歇脚的。”顺着她枯瘦的手指望去,六座青瓦小亭错落山腰,恰似诗中“亭台六七座”的景致。忽然明白古人写诗从不用力过猛,就像阿婆撒种子,随手一扬便是满园春色。

暮色炊烟

夕阳给四五户人家的屋顶镀上金边时,炊烟开始相互缠绕。我坐在老槐树下记日记,斑驳树影里跳出几只麻雀,啄食昨日晒的玉米粒。这画面与诗中“烟村四五家”重叠,只是多了电线上停着的两只白鹭——它们定是飞错了时空,从唐宋的绢本里逃逸而来。

夜读有感

灯下重读《山村咏怀》,发现数字里藏着大巧若拙的智慧。一二三里是脚步的丈量,四五家是人间的温度,六七座是文明的印记,八九十枝是自然的馈赠。突然听见窗外落花声,推窗见月光正数着桃树上的残瓣,第十朵打着旋儿飘进我的茶盏。

合上日记本时,远处传来几声犬吠。原来真正的诗意不在书卷中,而在柴米油盐的褶皱里,在数过十里山路后,突然撞见的一枝野山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