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一株海棠的春日絮语——读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有感

一株海棠的春日絮语

——读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有感

清晨推开窗时,那株栽在陶盆里的海棠正挂着水珠。昨夜骤雨敲打防盗窗的声响犹在耳畔,此刻却见"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的景致活生生摆在眼前——青瓷盆里蜷着几片胭脂红的花瓣,像被揉皱的绸缎,而新生的嫩叶却支棱着油亮的脑袋,果然应了易安居士那句"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草木有心

三年前从花市捧回这株垂丝海棠时,它不过尺余高。卖花人信誓旦旦说当年就能开花,结果整整两年只见枝叶疯长。直到去年谷雨时节,某个起雾的黎明突然发现枝桠间冒出十几个朱砂色的花苞,那种惊喜堪比李清照在《鹧鸪天》里写的"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原来草木也懂韬光养晦,积蓄三季的力气,只为刹那的绽放。

雨夜心事

昨夜暴雨如注时,我特意将它从阳台移进书房。暖黄台灯下看雨水在玻璃上蜿蜒成溪,忽然想起《红楼梦》里史湘云醉卧芍药裀的典故。古人总爱将花木拟作佳人,此刻书桌上的海棠倒真像位"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闺秀。电子钟泛着蓝光的数字跳到00:23,雨声中隐约有花瓣坠落的轻响,竟与陆游"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意境隔空呼应。

生生不息

此刻蹲在花盆前清理残花时,指尖突然触到土里拱动的嫩芽。原来早在凋零开始前,新的生命已在暗中孕育。这让我想起苏轼《定风波》里"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的豁达。植物比人类更懂得"向死而生"的哲理,就像此刻海棠枝头同时存在着颓败与新生——有些花朵正褪去艳色,有些叶芽才刚撑破种皮,而藏在叶片背面的花苞,已悄悄裹好了来年春日的嫁衣。

合上日记本时,窗外传来孩童追逐的笑声。他们跑过的地方,几株野蒲公英正撑着毛茸茸的降落伞准备远行。原来每株植物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书写诗句,从《诗经》的"采薇采薇,薇亦作止"到王维的"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我们不过是在重复发现那些被吟唱了千年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