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望湖楼醉书:一场骤雨中的诗意邂逅
引子:醉眼观湖
六月廿七,暑气蒸腾,我独上望湖楼。檐角铜铃轻响,仿佛在提醒这将是个不寻常的午后。取来新酿的桂花酒,白瓷杯刚沾唇,忽见远山墨云翻涌,一场属于苏轼的雨正穿越千年而来。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这十四个字突然从记忆深处跃出。公元1072年的今天,东坡先生是否也这般倚栏独酌?当年他笔下"卷地风来忽吹散"的西湖,此刻正在我眼前重演——乌云如泼墨压向保俶塔,雨点砸在湖面激起万千银珠,游船在柳浪间慌乱避雨。
雨幕中的时空对话
玻璃窗渐渐模糊,现代都市的轮廓在雨帘中隐去。恍惚看见一叶扁舟从苏堤方向漂来,青衫文士仰首痛饮,酒葫芦与惊雷共鸣。手机突然震动,气象台发布暴雨橙色预警,却让我笑出声来。千年前那场让苏轼诗兴大发的急雨,放在今日怕是要上热搜的。
- 15:23 雨势最猛时整座楼都在震颤
- 15:47 彩虹突然架在雷峰塔上空
- 16:15 服务员送来姜茶说"客人小心着凉"
醉书新解
微醺中翻开电子书,《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首组诗在屏上流转。突然注意到"水枕能令山俯仰"这句,试着把手机横过来拍摄倒影,果然见群山在涟漪中起伏。现代科技与古诗意境竟如此契合,这大概就是所谓的"风船解与月徘徊"。
离楼时雨已停歇,柏油路蒸腾着热气。回头望见玻璃幕墙上的晚霞,忽然明白东坡先生醉书的不只是雨景,更是对无常天象的从容戏谑。手机相册里,那组暴雨连拍配上原诗发到朋友圈,十分钟后收获的点赞数,或许就是当代的"望湖楼下水如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