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陇头流水,流离山下——天水游记

陇头流水,流离山下——天水游记

一、初遇天水

清晨的列车穿过秦岭隧道时,车窗突然洒满金光。乘务员用带着西北口音的普通话报站:"天水站到了。"这句简单的宣告,让我的指尖在车窗上凝出薄雾。陇头流水,流离山下——唐代诗人王维笔下这座丝绸之路重镇,此刻正披着晨光向我展开画卷。

《陇头吟》节选

陇头流水,流离山下。
念吾一身,飘然旷野。

二、伏羲庙的钟声

穿过解放路的梧桐树荫,伏羲庙的朱红照壁在阳光下像燃烧的火焰。导游说这里的古柏已有三千年树龄,树皮皲裂的纹路里藏着八卦图的秘密。正殿香炉青烟袅袅,某个瞬间,我仿佛听见远古的结绳声混着钟磬传来。

在先天殿后的碑廊,发现宋代米芾题写的"昼卦夜爻"四字。手指抚过冰凉的石刻时,忽然理解王维为何说"飘然旷野"——在这华夏文明的源头,每个现代人都是时空的流浪者。

三、麦积山石窟记

午后乘专线车前往麦积山,远望如农家麦垛的山体渐渐显出真容。攀上凌空栈道时,133窟的北魏菩萨正垂目浅笑。导游的电筒光扫过斑驳的供养人画像,那些朱砂与石青历经千年依然鲜艳,就像陇头永远流淌的渭水。

夕阳将栈道铁索染成金红色时,山脚下传来牧羊人的吆喝。羊群踩着碎石路经过现代复原的瑞应寺,飞檐的影子与羊角交错,刹那间分不清是北魏太和年间的黄昏,还是2023年的傍晚。

四、夜宿秦州

回到城区已是华灯初上,民主路的夜市飘着呱呱面的香气。坐在小马扎上吃荞麦酿皮时,邻桌老人正用秦腔调子哼唱:"陇头流水,流离山下..."塑料棚顶的彩灯映在醋汤里,碎成满碗星子。

回到宾馆翻开《王右丞集》,发现《陇头吟》后两句是:"朝发欣城,暮宿陇头。"忽然笑出声来——原来我与盛唐诗人,隔着一千三百年共享着同样的天水之夜。

后记

次日清晨在车站买了个"羲皇故里"的剪纸,红纸上的伏羲女娲蛇尾相缠。列车启动时,渭河正泛着粼粼晨光,确如古人所言"流离山下"。这片土地永远在时光里静静流动,带着彩陶的纹路、佛窟的梵音,以及所有过客的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