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重读古诗古柏行有感日记

重读古诗古柏行有感

十月廿六日 晴

今日闲来无事,又从书架上抽出了那本早已泛黄的《杜工部诗集》,信手翻至《古诗古柏行》一篇。窗外秋风飒飒,竟与诗中“孔明庙前有老柏,柯如青铜根如石”的苍劲景象有了几分莫名的契合。这已不知是第多少次读它了,但每次重读,总觉有新的枝桠从心底生长出来,苍翠而坚毅。

少时初识此诗,囫囵吞枣,只觉杜甫笔下的古柏高大非凡,“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其雄伟气象令人心驰神往。那时关注的,是文字的磅礴,是想象的奇崛,一棵树仿佛成了连接天地的巨塔,是力与美的化身。

中岁读柏,方知人世艰

年岁渐长,经历了些许人世浮沉,再读时的滋味便迥然不同。目光不再停留于那惊人的尺寸,而是沉入了“不露文章世已惊,未辞翦伐谁能送”的深沉慨叹。这棵古柏,何尝不是杜工部自身的写照?怀瑾握瑜,却生不逢时,饱经风霜摧折。它那“苦心岂免容蝼蚁”的命运,与诗人“志士幽人莫怨嗟”的自我宽慰与浩叹,交织成一种无比悲壮的生命力量。我仿佛看见,诗人正倚着那棵千年古柏,将自己的命运与树的命运熔于一炉,共同诉说着一曲关于坚守与孤的挽歌。

“大厦如倾要梁栋,万牛回首丘山重。”每每读至此处,总觉鼻尖微酸。这哪里还是写树,分明是写给一个时代、一种精神的悼词。那需要栋梁的将倾大厦,那重如山岳、连万牛都牵引不动的古柏,构成了一幅理想与现实剧烈冲突的永恒图景。

今日观柏,见天地心

而今,我似乎又能越过个人际遇,看到更广阔的东西。这棵古柏,历经岁月洗礼,它本身就是时间的见证者。它看过王朝更迭,看过烽火连天,也看过细雨和风。它沉默地站立,将一切沧桑吸纳进自己的年轮里,然后依旧“柯如青铜根如石”,以一种近乎永恒的姿势,宣示着生命本身的韧性与尊严。它不再仅仅是杜甫的隐喻,它成了所有在逆境中顽强生存、坚守本心者的图腾。

合上书页,窗外的风似乎也停了。心中那棵由杜甫栽下的古柏,却愈发清晰挺拔。它教会我的,并非只是面对困境时的抱怨与哀叹,而是在认清生活之重后,依然能扎根深处,努力地向天空伸展,活出属于自己的“二千尺”的精彩。这或许就是古典诗词跨越千年的魅力,它总能在人生不同的阶段,给予我们新的力量。

赏析古诗《古柏行》唐 杜甫

古柏的形象也反映了诗人对社会和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通过古柏的形象,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古柏行》的艺术特色 3 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古柏行》采用了五言古诗的形式,韵律和谐,节奏明快 诗中运用了大量的对仗和排比,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诗歌的韵律和节奏使得《古柏行》读起来朗朗上口,易于传诵 诗人通过对柏树的描绘,展示...

《古柏行》原文及注释及译文及作者介绍及古诗解析及拓展题及答案_百度...

古柏行 孔明庙前有老柏,柯如青铜根如石。 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 君臣已与时际会,树木犹为人爱惜。 云来气接巫峡长,月出寒通雪山白。 忆昨路绕锦亭东,先主武侯同閟宫。 崔嵬枝干郊原古,窈窕丹青户牖空。 落落盘踞虽得地,冥冥孤高多烈风。 扶持自是神明力,正直原因造化功。 大厦如倾要梁栋,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