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秋日观菊日记
十月十九日 晴
晨起推窗,凉风挟着清冽的菊香扑面而来,才惊觉已是深秋。母亲在院中唤我:“东篱的菊都开好了,再不来赏,怕要错过最好的光景。”于是披衣出门,走向那片被晨露浸润的菊圃。
一、东篱秋色
竹篱笆上缠绕的藤蔓已褪去青衫,唯有一簇簇菊花擎着金盏银盘,在斜照的曦光中颤动。有的花瓣细长如蟹爪,蜷曲着垂下,似美人慵懒的云鬓;有的团簇如绣球,紧紧偎依着,像孩童挤挨着取暖。最动人的是那几株绿菊,淡青色的花瓣裹着鹅黄花心,宛如将整季的秋水与晴空都凝在了枝头。
弯腰采撷时,指尖触到微凉的花瓣,露珠便簌簌滚落,渗入泥土。忽然想起陶渊明那句“采菊东篱下”,千年前的诗人,大抵也是这般俯身于篱落边,任衣襟沾满菊香与秋露吧。
二、南山悠然
捧着新摘的菊花直起身时,不经意抬眼,正望见远处的南山。秋日的山峦褪去了夏日的蓊郁,染上深浅不一的赭黄与绛红,唯有山脊线依然苍劲,在薄雾中若隐若现。几缕炊烟从山脚人家升起,与云霭交融,竟分不清是云吞没了烟,还是烟化作了云。
这般景致,原是最寻常的。可当怀中的菊香幽幽钻进鼻腔,再望向那抹青灰色山影时,忽然品出了“悠然”二字的真味——非是眼睛看见悠然,而是心魂与天地共呼吸时,自然生出的宁静与妥帖。
三、菊魂古今
午后将菊花插入陶瓶,置于书案。阳光穿过窗棂,在花瓣上切割出明暗交错的纹路。翻书时读到李清照“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又见黄巢“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恍然惊觉这小小秋菊,竟承载着如此丰厚的魂灵。
隐士爱其恬淡,侠客慕其傲霜,诗人怜其清瘦。同一朵菊,在不同时空的凝视中,绽放出千般姿态。而此刻于我,它不过是秋风赠予尘世的一页信笺,写着关于时光、生命与美的朴素箴言。
四、日暮拾趣
暮色渐浓时,母亲端来菊花茶。白瓷碗里浮着晒干的小菊,吸饱水分后渐渐舒展,仿佛重新活过一遍。啜饮一口,先是一丝清苦攀上舌根,继而回甘如泉涌,恰似这个秋日:虽有凋零与寒意,却总在细微处藏着温甜的馈赠。
夜灯初上时,南山已隐入夜色,唯剩窗台上的菊影在风中轻轻摇晃。忽然期盼霜降早些到来——听说经霜的菊花,香气会更凛冽,色彩会更灼目。毕竟最美的秋光,从来都是与万物共历寒暑后,沉淀出的那抹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