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论语十则的翻译:从"学而时习之"到"君子不器"的修身日记

论语十则的翻译:从"学而时习之"到"君子不器"的修身日记

晨起·学而时习之

清晨推开窗时,忽然想起《论语》开篇的翻译:"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被译为"学习后时常温习,不是很愉悦吗?"。我望着院角那株反复开败又重生的月季,突然明白孔子强调的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像草木生长般的循环往复。翻开笔记本,将昨日读的《诗经》篇章重新誊写一遍,笔尖与纸面摩擦的沙沙声,竟真让人心生欢喜。

午时·吾日三省吾身

午餐时同事因琐事争执,让我想起"吾日三省吾身"的现代翻译:"每天多次反省自身"。在茶水间用手机备忘录写下三问:可曾妄言?待人是否真诚?工作尽心力否?突然发现第三则"传不习乎"的翻译"传授的知识是否实践过",正映照着上午未能兑现的承诺,连忙给客户补发了方案说明。

暮色·君子不器

下班路上经过美术馆,玻璃幕墙映出西装革履的身影。想起"君子不器"被译为"君子不应像器皿般局限单一用途",突然觉得讽刺。现代人哪个不是被岗位职责框定的"器皿"?回家后翻出闲置的画具,对照网课涂抹起山水,虽笨拙却快乐。第十则"四海之内皆兄弟"的英文翻译"All within the four seas are brothers"在画作角落若隐若现,墨色氤氲中仿佛看见两千年前的杏坛讲学。

夜思·翻译的镜鉴

睡前重读林语堂的《论语》英译本,发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被译为"To know is not as good as to love",比课本直译多了温度。这让我想起第七则"见贤思齐"的日文版本竟包含"追赶"的紧迫感。不同语言的翻译像多棱镜,折射出智慧的不同光谱。记下明日计划:用新学的视频剪辑软件,把《论语》金句做成双语卡片,既是"温故而知新",也算"君子不器"的实践吧。

月光透过纱帘时,突然顿悟这些翻译之所以穿越时空,正因为它们不是僵死的文字,而是可以种进日常生活的种子。就像"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的法语译本,那个"durer"(持久)的动词变位,此刻正在我的充电台灯下静静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