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中藏诗意——品《咏茶壶》有感日记
晨起遇佳句
清晨整理书架时,偶然翻到一本泛黄的《唐宋茶器诗选》,其中陆羽《咏茶壶》"玉壶买春色,冰碗浸秋光"一句倏然撞入眼帘。紫砂壶在晨光中泛着温润的光泽,竟与千年前的诗句产生了奇妙共鸣。
壶里乾坤
取出珍藏的朱泥西施壶细细端详:壶身圆润如初月,壶嘴微昂若凤首,壶把环扣似新月。突然想起苏轼《试院煎茶》中"银瓶泻汤夸第二"的句子,古人竟能将煮水注汤的寻常事,写得如此意趣横生。
"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梅尧臣《茶灶》
午后品茗记
午后特意用这把壶冲泡武夷肉桂。热水注入时,壶身渐渐泛起琥珀色光泽,宛如杜牧《题茶山》"山实东吴秀,茶称瑞草魁"所描绘的意境。茶汤倾出时,壶嘴划出的弧线,恰似李白《月下独酌》"玉壶系青丝"的写意。
诗壶相映
发现历代咏壶诗大致有三境:
- 白居易"茶香透竹窗"的日常之趣
- 陆龟蒙"九秋风露越窑开"的匠人之思
- 皎然"素瓷雪色缥沫香"的禅茶之味
夜读有新悟
晚间重读《茶经》,方知"壶中日月长"不仅是比喻。古人制壶讲究"三山齐"的平衡,正如诗句平仄的韵律。黄庭坚《品令·茶词》中"凤舞团团饼"的描写,与当代制壶大师的"绞泥"工艺竟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把壶已陪伴我七年,每次摩挲都能触摸到诗的温度。或许正如杨万里《澹庵坐上观显上人分茶》所言:"银瓶首下仍尻高",真正的诗意不在器物贵贱,而在观物之心。
今日方悟:紫砂壶是立体的诗,而古诗是流淌的壶。它们共同盛着的,是中国人千年来不曾冷却的文化茶汤。
认识茶具知识介绍PPT模板茶文化茶壶茶杯紫砂壶茶壶茶盘品茗杯子 (2...
4、投茶:用茶导将茶荷中de乌龙茶拨入茶壶(茶壶上放茶漏)中冲泡,投 茶量为1g干茶20ml水,差不多壶de三分之一。 5、温润泡:润茶。以“高冲”de方式冲入紫砂壶,直至水满壶口,用壶盖 由外向内轻轻刮去茶汤表面de泡沫,盖上壶盖后,立即将茶水倒掉。 6、正式冲泡:用随手泡再次“高冲”,如产生泡沫,仍要用壶盖刮去,并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