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端午节记事作文400:龙舟竞渡与粽香回忆

端午节记事作文400:龙舟竞渡与粽香回忆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如期而至。清晨,我被窗外淅淅沥沥的雨声唤醒,空气中弥漫着潮湿而清新的气息。母亲早已在厨房忙碌,灶台上蒸腾的热气带着粽叶的清香,悄然钻入我的鼻腔,瞬间唤醒了沉睡的记忆。

粽香四溢的清晨

我走进厨房,只见母亲手法娴熟地将浸泡好的糯米、红枣和五花肉包裹进翠绿的粽叶中,再用细绳紧紧捆扎。一个个棱角分明的粽子被码放整齐,像是一件件精致的艺术品。母亲边忙活边讲述着端午的习俗:“粽子投江是为了纪念屈原,希望鱼儿不要啃食他的身体。”这番话让我对这颗小小的粽子肃然起敬。当热腾腾的粽子端上桌,剥开墨绿的粽叶,糯米晶莹剔透,红枣如红宝石般镶嵌其中。咬下一口,糯米的软糯、红枣的甜润与粽叶的清香在口中交融,这是端午节最温暖的味道。

雨中龙舟的激情

午后,雨势渐小,我们全家前往河边观看龙舟赛。河岸上早已人山人海,彩旗飘扬,锣鼓喧天。尽管天空飘着细雨,却丝毫无法浇灭人们的热情。八条龙舟整齐地排列在河面,船首的龙头栩栩如生,船身绘满鳞甲,在雨水的洗礼下更显威武。选手们身着统一的服装,精神抖擞地坐在舟中,蓄势待发。

“砰!”发令枪响,龙舟如离弦之箭冲出起点。鼓手奋力击鼓,节奏铿锵有力;桨手们动作整齐划一,喊着号子,奋力划桨;舵手全神贯注,掌控方向。雨水打湿了他们的衣衫,汗水与雨水交融,却无人顾及。河岸上观众的呐喊声、助威声此起彼伏,与锣鼓声、号子声交织成一首激昂的交响曲。最终,一条红龙舟率先冲过终点,岸边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这场雨中的竞渡,让我深刻感受到了团结协作、奋勇向前的龙舟精神。

传统文化的传承

回家的路上,父亲为我讲述了端午节的更多习俗:门上插艾草和菖蒲是为了驱邪避灾,佩戴五彩绳可以祛病强身,饮雄黄酒是为了解毒避瘟。这些传承千年的习俗,蕴含着古人应对自然的智慧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傍晚,雨停了,天边出现一道绚丽的彩虹。我坐在书桌前,回味着这充实的一天。粽子的香甜、龙舟的激情、家人的陪伴,都深深烙印在我的心中。端午节不仅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中华文化的载体,承载着民族的精神与情感。通过亲身体验这些传统习俗,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

这个端午节,我不仅品尝了美味,观看了精彩的龙舟赛,更收获了对传统文化的深刻感悟。这些美好的记忆将永远珍藏在我的心底,激励我不断学习和传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端午粽香飘,龙舟竞渡忙

《端午粽香飘,龙舟竞渡忙》(一)五月的阳光像一个刚从梦中苏醒的孩子,慵懒却不失活力。晨光微曦,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咸香,那是家乡老屋厨房里,奶奶正在准备端午节的粽子。锅中水沸腾的声音与窗外远处的鼓点交织在一起,仿佛在诉说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端午粽香飘,龙舟竞渡忙。”这句话不知为何总在我耳边回荡。小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