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秋游杂兴:记一次与古诗同行的山野漫步

霜叶红于二月花

清晨推开窗时,王维《山居秋暝》的句子突然涌上心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昨夜那场淅沥的雨,果然将整个山野洗得透亮。我决定带着白居易"闲踏秋光独自行"的心境,去赴这场与古诗的约会。

第一站:野径云俱黑

踩着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的韵脚,登山杖叩响铺满银杏的台阶。山雾忽浓忽淡,恰似李商隐笔下"秋阴不散霜飞晚"的意境。几只松鼠抱着橡果窜过,惊落枝头积蓄的雨珠,恍惚间竟分不清是水是露——这不正是李白"露从今夜白"的具象演绎?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王绩《野望》

第二站:枫火照晴空

转过山腰,整片枫林突然撞进视野。阳光透过半透明的红叶,在地上投下琥珀色的光斑。想起去年读到的范仲淹词:"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此刻才真正懂得何为"波上寒烟翠"。摘下一片枫叶夹进笔记本,叶脉里流淌着杜甫"玉露凋伤枫树林"的千年叹息。

归途:满载一船秋色

下山时晚霞已染透西天,刘禹锡"晴空一鹤排云上"的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背包里装着捡来的山栗、几枝野菊,还有手机中二十多张照片。突然明白古人为何总爱悲秋——这绚烂到极致的美丽,原来真的会让人心生惆怅。归家后翻开《唐诗三百首》,在杜牧《秋夕》旁补上今日笔记:"秋游见闻,皆可入诗。"

后记:文字里的秋光

整理游记时发现,那些背诵过的诗句不再是纸上的符号。当真正走在"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景致里,才懂得古典诗词是最精确的取景框。下次秋游,或许该带本《辋川集》去验证"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