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思寄远: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十月初七·霜降日记
晨起推窗,忽见庭院梧桐飘落三两黄叶,才惊觉张籍笔下"洛阳城里见秋风"的意境已悄然漫过江南。砚台里昨夜未干的墨迹,此刻竟与《秋思》中"欲作家书意万重"的心绪重叠,提笔时墨滴在宣纸上晕开,像极了欲言又止的思念。
一、秋风裁纸
穿过弄堂的风带着晒场稻谷的香气,将书案上的信纸掀起边角。忽然想起父亲总在此时修补农具,铁器与磨刀石摩擦的声音会惊飞檐下的麻雀。二十年异乡漂泊,这些细碎声响竟比"复恐匆匆说不尽"的诗句更先抵达笔端。
二、雁字回时
午后在邮局排队寄包裹时,看见玻璃窗外掠过雁群。母亲曾说北雁南飞要经历七次换羽,恰如我每次提笔又搁笔的犹豫。包裹里新织的毛衣针脚比往年密实——她总担心关中寒风会穿透我单薄的西装,却不知写字楼的暖气永远恒定在二十三度。
三、月满西楼
夜半整理旧书信,发现2003年父亲用铅笔写的建房清单还夹在《唐诗选辑》里。那些歪斜的数字与木料尺寸间,突然浮现出他蹲在门槛上抽烟的背影。此刻月光正斜照在未封口的信封上,恍然懂得古人为何要说"行人临发又开封"——原来秋风扫过的不是落叶,是那些藏在字缝里的,说不出口的牵挂。
后记:重读《秋思》方知,千年离愁不过是一封永远写不完的家书。墨迹干透时,窗外的桂花香突然变得很重,像极了童年时母亲捣碎做糕的丹桂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