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祝枝山古诗中的春日闲思

祝枝山古诗中的春日闲思

三月廿八日·微雨初晴

晨起推窗,恰见庭前新绿如洗,忽忆祝枝山《春日杂咏》中"柳色黄金嫩,梨花白雪香"之句,顿觉眼前景致与五百年前墨客所见竟无二致。檐角残雨滴答,在青石板上敲出《临江仙》的韵律。

一、诗境与实景的交融

执伞独行至西郊桃林,满目深浅胭脂色正如祝公《题桃花》所绘:"灼灼其华照水开"。枝头雀鸟啄食落英,翅膀扇动时带起的花瓣雨,倒应了"乱红飞过秋千去"的意境。取怀中旧抄本对照,发现祝氏观察之细令人叹服——他笔下"蜂须轻触蕊心颤"的细节,此刻正在眼前上演。

忽悟古人作诗非凭空造境,实乃将天地大美凝于笔端。这满林春色,不正是活着的《江南春》么?

二、砚边偶得

午后于书房临帖,摹写祝枝山《草书杜甫诗卷》至"星垂平野阔"句时,墨池忽泛涟漪。原是窗外风吹落槐花入砚,洁白花瓣在乌墨中载沉载浮,竟似《墨戏图》中的留白。此般巧合,令我想起祝公《文房四友赞》中"偶然天成趣,何必苦雕琢"的豁达。

三、夜读有怀

灯下重读《怀星堂集》,尤爱《夜坐》中"竹影扫阶尘不动,月轮穿沼水无痕"的禅机。此刻院中月光正将竹枝拓印在窗纸上,风移影动间,恍惚见祝公挥毫泼墨的身影。其诗其字,皆如这春夜清风,穿越时空叩击今人心扉。

临睡前记此日三遇祝枝山诗画之境,方知古人云"文章本天成"非虚言。这满城春色,原是永不褪色的诗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