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的古诗鸟啼春日记
晨起闻鸟鸣
清晨,窗外传来一阵清脆的鸟鸣声,让我想起了白居易的古诗《鸟》。诗中写道:“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这短短四句,道尽了诗人对生命的敬畏与慈悲。
推开窗户,只见一只黄鹂正在枝头跳跃,羽毛在晨光中闪烁着金色的光芒。它时而低头啄食,时而抬头鸣叫,仿佛在与我对话。这让我想起白居易另一首描写鸟的诗:“闲园柳绿莺声早,小径苔青蝶影多。”诗人笔下的鸟,总是充满生机与灵性。
午后观鸟思
午后坐在庭院里,又见几只麻雀在草地上觅食。它们蹦蹦跳跳的样子十分可爱,让我不禁想起白居易在《池上》中写的:“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虽然这首诗写的是孩童,但那份天真烂漫与眼前这些小鸟何其相似。
忽然,一只麻雀发现了我,警惕地歪着头打量。我屏住呼吸,生怕惊扰了它。这一刻,我深深体会到白居易诗中“劝君莫打枝头鸟”的深意。每一个生命都值得被温柔以待,就像诗人笔下那些充满灵性的鸟儿。
黄昏感怀
黄昏时分,一群归巢的鸟儿从天空掠过。望着它们远去的身影,我不禁吟诵起白居易的《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虽然诗中未直接写鸟,但那幅黄昏美景中,想必也少不了飞鸟的点缀。
今天与鸟相伴的一天,让我对白居易的诗歌有了更深的理解。他的诗作不仅描绘了鸟的形态,更赋予了鸟儿人性的光辉。正如他在《赋得古原草送别》中所写:“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生命虽小,却蕴含着无穷的力量。
夜记
临睡前,窗外又传来几声夜莺的啼叫。这让我想起白居易在《夜筝》中写的:“紫袖红弦明月中,自弹自感暗低容。弦凝指咽声停处,别有深情一万重。”鸟儿的歌声,不也正是大自然弹奏的美妙乐章吗?
今日以鸟为伴,以诗为友,让我感受到了白居易诗中的那份对自然的挚爱。或许明天,我还能遇见更多会吟诗的小鸟,继续这场与古诗鸟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