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泊古诗中的秋日独白
十月廿三,天气微凉,窗外的梧桐叶又黄了几分。翻看日历,才惊觉霜降已过,立冬将至。在这座北方城市里,四季总是格外分明,秋意也显得尤为清冷而深刻。
晨起读诗,心有戚戚
清晨醒来,泡了一壶热茶,习惯性地翻开那本早已卷边的《唐诗宋词选》。不知为何,今日目光总停留在那些书写漂泊与离愁的诗句上。“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孟浩然的诗句轻轻叩击着心扉,仿佛穿越千年的时光,与此刻窗外的薄雾融为一体。古人笔下的羁旅愁思,竟与当下异乡人的心境如此契合。或许,漂泊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之一,不论时空如何变换,那份对故土的眷恋、对前路的迷茫,总是相通的。
午后漫步,见叶落而知秋
午后阳光正好,决定出门走走。公园里的银杏树下,已经聚集了不少拍照的人。金黄的叶子如同翩翩起舞的蝴蝶,最终安静地栖息在草地上。忽然想起王维的那句“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虽然此地并非荆溪,但这份秋日的萧瑟与美丽,却是古今同慨。一片落叶飘至肩头,我轻轻将其拂去,心中却泛起一丝莫名的惆怅——这叶子离开了滋养它的大树,是否也会感到孤独?而它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宿命,又何尝不是一种美丽的轮回?
黄昏时分,思乡之情渐浓
夕阳西下时,我站在天桥上看着川流不息的车灯。每盏灯背后,是否都有一个正在归家的人?抑或是另一个异乡人?张继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莫名浮现在脑海。古代的游子看到的是江枫渔火,而今天的我们看到的是霓虹闪烁,但那份面对夜色时涌起的乡愁,却从未改变。掏出手机,给远方的母亲打了个电话,听到她声音的那一刻,突然明白了什么叫“落叶归根”的渴望。母亲在电话那头叮嘱:“天冷了,记得多穿衣服。”简单的话语,却让我几乎潸然泪下。
夜读有感,漂泊亦是修行
夜晚台灯下,重读杜甫的《旅夜书怀》:“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诗圣在漂泊中感慨身世,却也写出了如此壮丽的景象。或许,漂泊固然有无奈与辛酸,但也给予了我们不一样的视角去观察世界,体会人生。每一段漂泊的经历,都在塑造着更好的我们。正如苏轼所言:“此心安处是吾乡。”重要的不是身在何处,而是心在何处。当我们能够以从容的心态面对漂泊时,每一次出发与抵达,都将成为生命中宝贵的财富。
合上书本,望向窗外,月色正好。我知道,明天的太阳依旧会升起,而我也将继续在这条路上前行,带着古人的智慧与慰藉,书写属于自己的漂泊诗篇。
带独白字的古诗合集
带独字的古诗 1.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唐·杜甫 2.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卜算子·咏梅》 宋·陆游 3.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春夜喜雨》 唐·杜甫 4.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梅花 / 梅》 宋·王安石 5. 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声声慢·寻寻觅觅》 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