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神赋中寻梦,日记里写心绪
一、晨起读《洛神赋》
清晨微雨,窗棂上缀着晶莹的水珠。我翻开泛黄的诗集,曹植的《洛神赋》赫然入目:"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字句间仿佛有流光浮动,那位"凌波微步,罗袜生尘"的洛水之神,穿越千年烟雨款款而来。
1. 文字里的惊鸿影
读到"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时,忽见窗外云破日出,金光泼洒在书页上。恍惚间竟分不清是诗中幻境还是眼前实景,只觉心跳如鼓——原来文字真能凿穿时空。
二、午后湖畔遐思
撑伞漫步至小区人工湖,雨丝在水面织就细密银网。忽然想起曹植初见洛神时"余情悦其淑美兮,心振荡而不怡"的悸动,不觉莞尔。现代人早没了这种诗意的慌张,连心动都要换算成心跳频率。
2. 当代人的"神女情结"
坐在湖心亭记录所见:三两个穿汉服的姑娘举着油纸伞自拍,无人机嗡嗡掠过水面。忽然惊起两只白鹭,翅膀拍碎雨帘的刹那,竟与诗中"竦轻躯以鹤立,若将飞而未翔"的意象完美重叠。
三、夜灯下的顿悟
深夜重读"恨人神之道殊兮,怨盛年之莫当",台灯在稿纸上圈出暖黄的光晕。突然明白曹植写的何止是爱情,更是所有求而不得的人生况味。我在日记本上涂抹: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洛神,或是未竟的理想,或是错肩的机遇。
3. 跨越千年的共鸣
临睡前整理今日思绪,发现竟写了满满五页。电脑播放的古琴曲《流水》中,曹植的句子自动在脑海排列:"浮长川而忘返,思绵绵而增慕。"突然涌起写诗的冲动——原来最好的日记,本就是写给自己的诗。